沉迷游戲不上網課怎么辦?
沉迷游戲會不會對孩子的視力和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近日,楊女士的兒子樂樂(化名)剛上小學一年級,但是也沉迷了游戲,而且因為沒有其他的學習興趣愛好,初中學習就會更加落后,成績一落千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據楊女士介紹,當時樂樂上課時總是打瞌睡,還總是做一些小動作,還影響其他同學,他自己也非常著急,就和楊女士進行了溝通。
楊女士當時在現場沒有任何回應,而樂樂也確實沒學到什么東西。
“對于沉迷游戲的樂樂來說,外界的強制性壓力和來自于學習的壓力太大了,當他面對壓力的時候,他根本找不到緩解壓力的辦法,又怎么可能會靜下心來學習呢?”楊女士說,于是楊女士將樂樂手機沒收,并且限制了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但是沒想到樂樂在有了手機之后變得更加沉迷于游戲,上課的時候經常躲在被子里玩,甚至還會用手機光搶劫的,樂樂說:“這樣的我才是親爸啊!”
楊女士以為樂樂是沉迷游戲了才會變成這樣,但是沒想到的是樂樂竟然說道:“我們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游戲,都是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監督,有時候還會用父母的手機看時間,有時還會用父母的手機玩游戲,但是現在是我爸媽不玩了,手機沒電了,就會玩一會兒。”楊女士表示,自己以前會給樂樂配備個手機,但是卻發現這款游戲并不適合樂樂,她對此有些無奈。
有段時間,楊女士發現樂樂對游戲的沉迷很嚴重,甚至有的時候把手機當成了哄小孩的神器,而自己又沒時間陪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玩手機的習慣。但是后來楊女士發現,手機這款軟件里面的游戲并沒有上鎖,而且游戲的相關設置也非常簡單,很容易讓孩子上手,因此孩子很容易就能輕而易舉地獲得。
楊女士想讓樂樂停止玩手機游戲,但是又擔心孩子沉迷手機游戲。楊女士再三與樂樂溝通無果,后來楊女士帶孩子前來咨詢了國家心理咨詢師,并在咨詢下孩子的問題。
經過測評,楊女士通過對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的行為進行了自我反思、行為分析、父母從根本上“三觀正”,進行了家庭教育,具備了正面管教孩子的能力,楊女士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自己不玩手機,就不要孩子不玩了,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心軟,也不要孩子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父母妥協,最終達到讓孩子手機癮重回的效果。
楊女士覺得,自己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是既矛盾又無奈,管重了,怕孩子鬧脾氣;不管重了,怕孩子影響學習;不管不管后,又怕孩子太過沉迷手機影響身體健康。她綜合各種方法進行了解,最終發現,孩子玩手機的主要原因是:
1、父母為了省事,主動把手機給孩子玩
手機這件事雖然方便了父母,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百害而無一利。手機讓孩子的注意力遭到了嚴重破壞,當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時,只會對手機產生興趣,并不會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進行交往,久而久之,孩子與人溝通交流能力變差,甚至會產生自閉癥。
2、影響孩子的視力
手機屏幕所放射出來的短波藍光會對人體視網膜造成傷害,尤其是對孩子的眼睛來說。如果孩子長時間對著屏幕,那么很容易造成眼睛干澀,疲勞,出現眼睛酸痛等癥狀。
3、影響孩子的睡眠
孩子長時間玩手機,會導致睡眠不足,進而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導致孩子失眠,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而且手機對于孩子視力的影響遠大于現實生活,孩子一旦沉迷手機,晚上玩手機到半夜還不睡覺,第二天自然會導致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
其實,手機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洪水猛獸,孩子使用手機本身沒有錯,錯誤的是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家長以身作則,除了工作需要,盡量少玩手機,也要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看繪本,講故事,讓孩子的注意力得到轉移。
3、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手機里面的內容吸引人,如果孩子沒有主動去閱讀的習慣,那么孩子肯定不會主動去讀書,而且他看書的時候,對于外界的聲音、色彩、聲音等,都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手機里的游戲、視頻等聲音,就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看書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進入了“心流”狀態,而這種“心流”狀態下,孩子對于知識的接受度以及學習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4、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還小,自己也沒有什么專注力,或者是為了孩子好,所以才會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坐在一旁陪著孩子。其實這就是在干擾孩子的專注力。
而想要孩子的專注力好,就要做好一個合理的規劃,孩子的作息時間能夠保持足夠的長時間,這樣孩子的專注力也會因此得到有效的提升。
所以說,父母不要讓孩子過早的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閱讀培養。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