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的目的不明確,有為家長學習的想法。他們一致的感覺是根本不想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和信心。但是,在父母和老師的壓力下,我不得不學習,以為自己是在為別人學習。
2.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感覺學習枯燥乏味。
3.逃避學習的行為。他們盡量回避一切與學習有關的事情,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愿花時間做作業,不愿參加考試,會與老師同學發生矛盾,師生關系緊張,有時甚至為了逃避學習而離家出走自殺,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4.學習過程中沒有成就感。成就感是一個人堅持某項工作的重要動力。如果他屢次失敗,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概念,即影響學生對自己的理解和評價,使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差,無法完成學習要求,產生自卑和自暴自棄,降低學習動力水平。
5.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導致的不良人際關系,促使學生變得更加厭學。
6.學習負擔超重。雖然素質教育要求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的學業負擔仍然過重,這使得一些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