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不上學后的未來會怎樣?
21世紀的今天,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也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生活。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令人唏噓的故事:一名農村女孩,為了上學,每天早上必須要穿半個小時的衣服,以便在課堂上老師叫她起來回答問題。每當老師叫她起來回答問題,她都要用手指著老師的鼻子回答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久而久之,老師漸漸發現,她不僅僅是行為,連思維、性格、身體等各方面都跟不上了。她特別喜歡講一些笑話,還經常大笑出聲,和同學也相處得非常好。
有時老師會突然發現,她也會突然跟著開玩笑:“咱們是不是在一起玩了?”她就跟著開玩笑,大笑打鬧。
班主任老師也經常批評她上課不專心聽講,考試成績差,影響了課堂紀律,讓她覺得很難過。
有一次小美和媽媽吵架,因為小花在家里都沒有聽她的想法,她又是心急如焚,可是媽媽不僅沒有批評她,還說:“我也覺得沒什么,還好。”
所以,如果老師和父母之間有矛盾,一定不要去學校和老師作對,回家去跟父母說。
否則,那些被老師批評的同學就更不愿意學習了。
班主任老師也會說,我覺得孩子肯定和父母的關系很好,爸爸媽媽肯定是知道孩子早戀的,一定讓孩子和自己溝通,讓他們說說。
還有的父母會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故意在老師面前貶低孩子,說出自己孩子的優點,說說自己孩子的缺點。
這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父母看到孩子的優點,揚長避短,保持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只有父母放下對孩子的高期望,放平心態,接受孩子的不足,才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孩子,更加看待孩子。
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問題的映射。
想要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要先從自身做好這10件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情是父母無法控制的,但父母不要想著辦法改變孩子。
父母想讓孩子變得優秀,自己先要變得優秀,首先要以身作則,用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
當你將自己的行為習慣或者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展示給孩子時,孩子也會效仿,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模仿,并不斷地修正。
好的父母,都會以身作則,并且持之以恒。
就像董卿說的那樣:“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愿每個孩子都能因為父母的堅持,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人。
作者簡介:90后安徽醫科大學碩士,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碩士,現兼職教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專注于兒童心理健康及教育咨詢輔導工作,擅長解決、兒童青少年成長咨詢、親子關系、兒童青少年情緒問題及情緒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