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男孩高一不上學,現在是在昆明某職業學校繼續學習。
這個男孩已經18歲了,這個年齡該進入正盛階段了。這個年齡階段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和支持。
這個年齡的孩子普遍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不理解他人的觀點,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的觀點不加思考。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進入社會,他們不接受別人說的他們是對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強,最在意他人看法。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尊心極強。
可是,他們卻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總是表現出一副不高興、不開心的樣子。他們會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比如在做作業時發呆,或者喜歡看一些玄幻小說,比如說一句話,或者是一本漫畫或者是一些其他的信息,這些信息會引起他們的不滿和焦慮,讓他們總想著要去證明自己,或者是直接用一種情緒化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不滿。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要批評,要認真地與孩子談話,了解他們心中所想,知道他們是想要什么,他們有沒有吃飽穿好的能力,他們想要什么樣的發展?
如果孩子叛逆不聽話,其實他們不是想要傷害父母,只是想要讓自己有獨立自主的空間,讓自己有一種責任感,這樣的孩子內心充滿了力量,他們也就不會向外去尋求,或者說,他們就會尋找自己內心的真正的原因,要么就是因為不愿意承受壓力,要么就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讓他們內心有很大的挫敗感。
所以,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不管成績如何,父母都是愛他們的,愿意與他們一起去學習一起進步。
最后,分享一個曾經發生過的真實故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女兒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語文考試不及格。爸爸知道后,沒有打罵她,而是告訴她,如果你考不及格,我們就去旅行,如果你沒有考到全班第一,就去香港,如果你沒有考到全班第一,就去香港,我們就去香港。
女兒聽了爸爸的話,認真對待考試,語文考試結束,就帶著女兒去旅行。
當孩子第一次去迪士尼,僅僅是去了一個月后,就開始了撒歡狂奔,東奔西歪,說今天太辛苦了,哪里都不想去,說:爸爸我們不想去!
但是他爸卻異常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可以去,我們支持你,如果你覺得你需要媽媽的幫助,就告訴我,我會很樂意為你做出改變。
女兒聽了后,確實感覺到很感動,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我們做父母,不可能一直盯著孩子,不希望孩子每次都聽話。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比較任性,那就讓他自己來承擔后果,承擔責任。
從這點上來說,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其實這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所以,當孩子出現了“三年級滑坡”現象,我們不必慌張,既然“三年級滑坡”已經是現象,那我們就不能過分緊張。
但是,我們應該給予重視,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
平時多和老師交流溝通,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做到早發現早發現,早解決。
不然等到孩子因為一時半會的疏忽,成績滑坡,甚至出現厭學現象的時候,可能會措手不及。
所以,在低年級時,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復習鞏固知識點,這樣才能讓孩子的成績不斷提高,考試時也能夠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
家長們要記住,三年級現象反映的并不是孩子沒學好,而是他們開始懂得變通了。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成績往往會受到波動的影響,比如有的孩子明明成績很好,但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成績卻不斷下滑,學習吃力,家長們就會越來越難理解,認為孩子是不是在學習上偷懶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從三年級現象看,低年級出現的問題,往往不是實質性的問題,而是反映的是孩子在綜合能力方面的進步。
這個時期,如果孩子沒有養成自律、目標感,那么到了高年級,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成績,以良好的成績來迎接孩子們的挑戰。
相反,如果家長們采用鼓勵式教育,那么孩子的學習信心不足也會出現成績不穩定的現象,因為沒有目標感,
孩子將變得不愿意學習。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目標感。
孩子自身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需求有很多,想要滿足孩子們的需求,自然離不開學習的動力。
而孩子自身的需求,其實也是家長們給予孩子們的,因為孩子們自身的需求,每個家長都有不同的。
但是學習動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動力,如果孩子有了,那么孩子就有了進取的動力。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引導孩子們找到他們自身的需求,孩子們想要學習的動力不足,那么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
讓孩子們自身得到成就感。
而且這種成就感,來自于孩子自己內心的認可,孩子們都是特別喜歡有成就感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