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沉迷手機游戲到底是誰的責任?面對這個問題,家長該做些什么?暑假來臨,如何合理管控學生玩手機游戲的問題,近日,北青報記者走訪了佛山市南海區松山湖區7所小學,作為老師的李麗首先表示,家長責任在于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手機,并合理利用手機,要讓學生從小就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只有如此,學生才能把手機成為自己學習路上的助力器。
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進行管理,“以手機為服務”
學校手機管理要求學生不能帶手機入校,這是現階段學校普遍落實的一個管理辦法。西青區沙田學校,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要求帶手機,記錄記錄并打印住學籍;學校手機不允許帶入校園,如有帶手機的,由班主任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按規定將手機帶入校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李麗華介紹,這是學校出于學生對手機的統一管理方法。每個周末,學校會組織學生們自主討論,手機是否會被帶入校園,手機的使用者是否會關機。“學校有的學生上課玩手機,沒辦法,到了周五,老師會把手機調成靜音,周五也會將手機調成靜音。”
學生們紛紛表示,確實有些學生配備手機。一些學生,將手機帶入校園,放學時可以使用到放學回家,步行在校車程就能使用到。
不可否認,智能手機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好幫手”,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告訴學生手機是學習之母,手機是用來查閱學習資料的,不是玩游戲的。對于手機,他們也需要建立起自律、自覺、自強、自愛的品格。
智慧的家長,不會讓孩子被手機控制,而是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擁有這樣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
“培養教育人和種樹人,和諧相處;
不但要培養學生們的愛心、責任心、愛心、責任心、愛心,還要培養學生的忍耐力、責任心和人生觀。”
而家庭教育就是家長最該去做的教育。
他們需要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然后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然后去不斷去適應、適應這個世界。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一個不同的體系,教育是一個結構化的系統化、教育的模式化,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而家庭教育是一個結構化的學校。
家庭教育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的作用是有計劃、有計劃、有對策的。
第一,它能改變我們的身體。
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所以在家庭中我們要以健康為第一,我們要不斷的去鍛煉身體,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
第二,我們要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我們的身體如果得不到鍛煉,那就很可能是“懶惰”。
我們的身體就不會健康,就不會有生命。
我們的精神生命會“懶惰”,就會有生命。
第三,我們對生命有了更高的敬畏感。
什么叫“敬畏”?就是對生命的敬畏。
所以你就應該讓孩子知道,什么叫“敬畏”。
那什么是“敬畏”呢?
是說人是一種本能,不是理智的驅使,是一種信念的召喚。
我們每一個人從生下來開始,最早接受的就是來自父母的教育。
我們是在小時候接受父母的教育,我們就是在父母的教育中長大的,所以作為父母首先要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只有父母具備了優秀的品質,孩子才會有樣學樣,從而主動地去學習,努力做一個優秀的孩子。
05
樹立規則意識,
現在社會是網絡時代,完全杜絕孩子接觸網絡是不現實的。
電子產品是把雙刃劍,關鍵在于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
正如前面說的,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但心理并不陽光。
現在很多孩子的家長把手機、平板電腦放在孩子的房間,其實是不對的。孩子的很多心理健康與否,跟父母有很大的關系。
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既能保護孩子視力,又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呢?
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一般孩子2歲之后,就會對電子產品有需求,但大多數情況下,是大人在管控孩子。
我家孩子3歲多了,我會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并告訴他違反了就要接受懲罰。
孩子可以看電視,但是不能看手機,看電視也要有時間限制。比如每次看20分鐘,如果沒有1個小時,電視也不能看了。
制定規則,把控時間
我們家是電視,不給他看電視,所以電視就不能看了。
因為要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電視節目只能看15分鐘,時間到了就要交給我。
我們也不會看太久,孩子會馬上把電視關掉,跟我們講道理,我會關掉。
有時還會帶他去看興趣班,跟他一起做游戲。
慢慢的,他也會控制時間,控制電視的時間。
到了期間,我會和他一起閱讀,一起來完成一些他喜歡的課外閱讀。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