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不上學該干什么?
青少年都有上學的懵懵懂懂的特點,這個時候的孩子,為什么會對上學這件事如此抗拒呢?相信這是大部分人的「歷劫」。
前段時間,武漢江夏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去上學,一開始的時候兒子還表現得很聽話,去上學也是一路開開心心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沒過多久,她就開始擔心兒子在學校的狀態了。
兒子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是身體素質卻非常差,每天回到家就先玩游戲,勉強進了初中,就又開始不寫作業,跟不上了。
孩子上初中后,成績在班上一直墊底,兒子的老師找了好幾次家長,一次說服了她,她沒有再繼續讓兒子去上學。
就這樣,兒子的叛逆達到了鼎盛的階段,她也沒有管控兒子的學習,任由兒子玩游戲,不學習,而是每天晚上盯著孩子學習,一開始還能應付,后面孩子就不學習了,放學回來就是玩游戲。
她不知道怎么辦,只能向周圍朋友求助,鄰居沒有幫忙,就放任兒子自己玩游戲,還說孩子不自律,沒辦法管控。
一開始還好,兒子玩游戲還能控制,但是只要放學回家先玩會游戲,作業寫完了再玩,成績也是一落千丈。
她很生氣,但是又不敢直接把兒子的手機沒收,怕兒子被沒收手機后,會影響學習成績。
她也是不可能,所以每次兒子放學回到家后,她都會強勢地問他作業寫完了沒有,這讓兒子感到非常反感,甚至開始討厭學習。
而這位媽媽呢,也沒有辦法,只能先讓兒子放松一下,不要每天逼他學習。
可是兒子的成績依然是班級里倒數第一,甚至還開始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她沒辦法只好強制孩子上了補習班,希望孩子能通過補習,讓成績有所提高。
補習班結束了,孩子還沒去,她已經把孩子罵了一頓,孩子還敢不去上學了。
而且她現在給孩子辦理了休學,也不知道去哪里了,不知道孩子是不是根本不愛學習,整天就想著玩。
但是她卻發現,只要女兒一上學,她就非常的擔心,生怕女兒真的會不上學。
這樣的擔心肯定是有道理的,但是這么想孩子又會是真的不想去上學嗎?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孩子不愛上學了,每次說到上學,孩子的情緒就會很激烈,又哭又鬧,非常抗拒。
對于媽媽的這種擔心,敏敏看在眼里,卻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實,孩子的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叫做分離焦慮。
孩子產生了不想上學的心理,作為家長,如果不能及時幫助孩子調整過來,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孩子接下來的學習狀態。
1.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
孩子一旦產生不想上學的心理,會影響正常的學習成績。而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厭學情緒,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
很多孩子不想上學,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就是賴床不上,早上不想起床,不想寫作業,玩手機,遲到早退,各種原因都會導致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
因為孩子的厭學情緒,很多家長會采用打罵,恐嚇的方式,希望孩子就此能夠迷途知返。
但這樣的做法,不但起不到什么效果,還會影響親子關系。孩子的心情越來越差,會對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對上學越來越排斥。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表現出來的厭學情緒也不一樣,家長要了解孩子在每個階段的具體的表現,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才能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
第二、孩子成績下降,變得不愛上學
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是很多孩子最為反感的事情,因為孩子本身的求知欲就比較強,所以當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孩子本身也會很反感,甚至會討厭自己。
比如說當孩子考試成績下降的時候,孩子會告訴家長,他不喜歡自己,可能會對學習產生反感。當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的時候,孩子會變得不喜歡學習,然后直接不喜歡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就會下降。
我們做家長的要了解孩子不喜歡學習的真正原因,比如說是因為老師的批評,如果是因為同學的打鬧或者是學習成績下降,我們要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然后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如果是因為青春期的原因,我們要先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階段,通過跟孩子的交流互動,做孩子的朋友,再從孩子的視角看待問題,慢慢發現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點,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去幫助孩子。
很多時候,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功課,愿我們都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一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本文為【家教】張小益原創,圖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