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郁好了會沉迷游戲嗎?
15年前,紅白機的電子表現一直在網游中,當時的紅警在國內外各大投訴平臺進行搜索,有非常多的文章是提倡家長和學生進行娛樂時間控制,會認為電子游戲很“好玩”,之前就在很多家長看不到的地方,討論的結果是:未成年人沉迷網游。
家長苦口婆心教育方式不奏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2021年1月18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限游令”后的首個暑假期間,記者近日發現,網游平臺的防沉迷系統早就經全體注冊,在實名認證之后,也就是限制了未成年人玩游戲的時間。
記者咨詢的多個電商平臺的工商部游戲公司,均稱,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是可以通過租賃賬號登錄游戲賬號,但目前游戲賬號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登錄游戲,有的孩子則選擇在晚上或晚上8點到9點登錄游戲。
游戲賬號租金平臺雖然也進行了限制,但由于平臺加強了監管,未成年人想以此來逃避游戲賬號的防沉迷限制,無論是游戲賬號租賃、買賣等服務都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比如上述案例中小到家平臺租金平臺就存在很多“虎媽媽”的出租,還有賬號出租,一種就是非法租金。
最近幾年我們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就規定,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這顯然不現實。
對此,騰訊游戲公司也曾發文回應,稱較高的游戲賬號可以將未成年人用戶與成年人用戶進行隔空“交易”。
截圖
騰訊游戲公司受新規,自2021年7月30日以來,在游戲賬號交易平臺開展的所有充值活動中,均未采取類似的方式。截圖
9月4日晚,騰訊游戲也在其旗下15款游戲產品中進行了充值消費。其中,單次充值金額最高達173.2萬,單次充值金額最高達64.9萬,累計金額最高達18.3萬元。
據騰訊游戲廠商報道,疫情期間,由于沒有更多的時間管理,一些未成年人使用家長的身份信息或是購買游戲賬號或是跳窗、租號,突破身份認證的限制。
從上述案例中不難看出,未成年人游戲充值行為的主要原因,除了平臺監管和游戲行業約束外,未成年人保護、游戲產品研發方面的輔助。
“要加強網絡游戲企業的主體責任,推動網絡游戲企業落實政府保護義務,依法合規執行網絡游戲賬號實名認證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賬號或游戲裝備等。”
“沉迷網游,對未成年人來講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會影響到未成年人正常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季為民舉例說,沉迷網游的未成年人中,有的12歲以下為未成年人,年齡在14歲以下的占比高達80%,其中14歲以下為未成年人。同時,部分未成年人甚至沉迷網絡游戲,而有些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僅因為沉迷于網絡游戲,極有可能影響學習。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沉迷游戲是未成年人最普遍的現象,有45.6%的青少年每天打游戲時長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這一數據僅占比約10.8%。
“代溝通”是導致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成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未成年人與社會矛盾的對峙、家庭矛盾沖突和社會矛盾的集中等多重因素中,游戲的成癮性因素占據著很大比例。
“適度游戲益處,過度游戲傷身。”青少年自制力弱,對游戲的沉迷是家庭教育失誤的突出表現。
什么樣的孩子容易游戲成癮?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占比為25.4%。12~16歲學生的網絡成癮比例為25.4%。
“游戲成癮”的概念是指,“對玩游戲的重視度不斷提高,以致于達到疾病的程度”。孩子一旦成癮,其背后的心理根源之一就是情感和精神層面的匱乏。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游戲成癮”,其實源于現實生活中的創傷。
因為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困難,而游戲的及時滿足感和成就感會讓孩子更愿意在網絡世界中尋找精神寄托。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和價值感,就會通過網絡世界去尋求。”
當孩子擁有更多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時,當他內心需求被滿足,就不會沉迷網絡世界了。
針對這個問題,家長可以和孩子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演現實生活中的家庭系統,讓孩子看到,真實世界的生命不止這些。
比如: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家長會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
孩子又一次犯錯,家長會埋怨孩子太笨、笨、不努力,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和價值感都會被消耗掉,被家長破壞。
再比如:
孩子性格脾氣暴躁,家長會跟孩子講道理,吼孩子,而這種教育方式的結果是孩子一方面聽不進去,或者因為孩子的性格脾氣變得暴躁,家長的話就成了耳邊風,孩子越不聽越想吼,就越吼孩子。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