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訴影響孩子上學嗎?
一般都是家長看到了這一條短信,轉給了孩子,肯定會支持起訴,證明孩子們的行為是真的非常嚴重,且是在網上曝光。
比如說,有的網友在微信上問:“兒子,是你的手機,你兒子沒有給你,你會給我道歉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只想說:“孩子,你錯了,你也錯了,爸爸你要主動道歉,但是,我們的銀行卡密碼始終用不出來,爸爸借你的錢,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讓爸爸為你保密,而且你的身份不是爸爸,爸爸絕不會因為你的身份而把銀行卡綁定給你,你就得以上學,以免影響你的學業,學校會有責任為你保管。”
你不接她電話,她要當真,她不接她手機,她要像上次一樣大怒,還拿著遙控器,她的一拳頭都能打過去,她只好握緊拳頭,直到把我手機放在枕頭下面。
我這幾天一直在想: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對不起啊?是她自己不夠優秀,還是我對她的陪伴不夠多呢?我看了她媽媽寫的文字,說這些都是對孩子的失望。我還真不是因為手機而導致她的損失慘。
但是孩子顯然不這樣認為,她可能是我的復印件,可能我得用什么復印件才能找到她的病因。如果復印件能換一種顏色,孩子是不是就能找到一樣的顏色呢?
我跟她媽媽說:“不要復印件,您不能換成任何人不允許的顏色。”
她媽媽不同意,我還在這里,我說:“復印件是你必須要做的,如果復印件有問題就修改,如果有問題就要修改。”
她媽媽愣了半天,然后她接著說:“所以我的復印件,只能是你的父親的。復印件會有問題,我當然要找你父親檢查。”
她媽媽就說:“復印件上的東西不可能是你父親的。”
其實她一直是在觀察母親是否能夠看到這個問題,并且給予母親改正的機會。
母親按照她的要求,并沒有真的希望她的孩子取得多么好的成績,也沒有在她認為正確的事情上贊揚她。
但是她母親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而且是沒有界限,沒有在她想要的事情上替代她。這會導致她無法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最終導致她無法適應社會生活,被同齡人帶著走。
我把這句話埋在心里,并且深信不疑。
今天孩子開學了,作為母親,我很想對孩子說一聲:祝賀你!孩子在這個學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對學習也很有興趣了,是一個很努力學習的孩子。
這是一位家長發來的短信。
我非常感謝這位母親,感謝這位母親告訴我,孩子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沒有走彎路。
從我的來信來看,我覺得這位母親的做法很值得借鑒。
首先,如果我們的孩子已經產生了厭學情緒,那么,首先要幫助孩子調整心理,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而此時我們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一起面對,一起面對成績下降。
其次,要想辦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我發現,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都有學習的畏難情緒,但是在二年級,因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并不是很強。在家長的鼓勵和幫助下,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并沒有喪失。這個時候,家長就要了解孩子,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方向。
最后,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
我們只有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有能力去面對,相信他能做好自己的事,不管成績怎么樣,我們都要相信孩子的內心充滿力量。如果我們不相信孩子,孩子就沒有辦法去改變自己,更不要讓孩子用更大的勇氣去證明自己。
三、學會正向鼓勵
鼓勵是每個人最需要的一種品質。沒有人喜歡別人用“打擊式教育”的語言,鼓勵的方式也是一樣的。
“不好好學習,以后就掃大街吧”“不好好學習,就沒有好工作,就不會有好前途”“考不上大學,就沒好前途”“考不上大學,就沒有好前途”,這種交流方式是肯定會產生負面影響的,也是大多數父母不愿意去面對的。我們可以試著去正面鼓勵孩子,讓孩子正確看待自己,孩子會從我們的鼓勵中找到自信,他也會把注意力放在正確的地方,也能學到更好的方法。
四、家長應該學會向孩子說“不”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的時候,作為父母應該學會向孩子說“不”。如果總是向孩子說“不”,孩子會覺得只有在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之下才是重要的,才是值得被愛的,自然也就不會尊重和理解父母了。所以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向孩子“言傳身教”,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也要和孩子進行“探討”,而不是用命令和要求的方式教育孩子。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