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玩手機簡筆畫簡筆畫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女孩子的手、眼睛、嘴、耳朵在地上或者墻上,一副云云的模樣,看起來就像“魂”在了天上。但這個孩子的媽媽卻不這么想。她說,她不會給孩子看手機,在家里,除了看書,其他時間都在看手機。久而久之,孩子便對手機產生了好奇。有一次她趁女兒咪咪睡著,就把手機藏到了她的床頭柜里。
咪咪玩手機入迷,醒來發現手機不見了,便一邊哭一邊小聲地說著:“媽媽,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咪咪跟她說了很多遍,但女兒仍然不聽,于是媽媽只好將手機還給了咪咪咪。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后來咪咪將這些手機都藏在了柜頂部的衣服下面,這才發現了這件衣服的問題。媽媽叫了咪咪一會,咪咪卻不愿意將手機還給媽媽。后來咪咪就鬧著要玩手機,媽媽拗不過,只好把手機還給了咪咪咪。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咪咪咪在媽媽的監督下,慢慢地學會了看手機。而咪咪作為一個小小的依賴癥患者,每次看手機時間過長,咪咪都會把手機還給媽媽,會和媽媽說好話,但媽媽從來不理會他。
咪咪說:“手機就像一只黑貓,哎呀,我實在是拿不出來了。”
媽媽想讓咪咪咪繼續玩的時候,就會把手機還給咪咪咪咪。而這時,咪咪咪也會對手機很感興趣,但因為咪咪太過于強勢,她沒法玩游戲的時候,手機就成了她唯一的娛樂。
對于咪咪來說,手機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媽媽把手機拿走了,咪咪就會很生氣,咪咪怎么辦呢?這時,咪咪咪就會過來安慰她,告訴咪咪媽媽我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咪咪咪媽媽漸漸淡出了游戲的陰影,咪咪媽媽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問題,于是趕緊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其實,孩子出現問題,
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所以才會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每一個問題的背后,
都隱藏著孩子們內心的需要,那么藏著孩子們的想法,可能是我們家長最需要了解的。
那么,你遇到問題該怎么做呢?
咱們可以讓孩子看看書中提到的那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讓他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就是采取暴力教育。
孩子做錯事,比起打罵孩子,家長更需要冷靜的對待,及時的“發現錯誤”,及時的改正錯誤,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前段時間,江蘇一位家長帶著10歲的女兒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女兒的視力下降了,醫生告訴這位家長,可能是長期看手機導致的,視力下降并不是主要原因,孩子看手機的時間多了,注意力分散了,學習成績自然而然會下降。
于是,這位家長把女兒的手機沒收了,并且告訴她手機是家長買的,她覺得手機屬于孩子用的,可以用來查資料,還有其他娛樂的功能。
第二天女兒在學校的課堂上,又因為上課玩手機,被老師發現沒收了。
其實這位家長并不是冤枉孩子,這是老師沒收了孩子的手機,并不是孩子的錯誤,只是沒收了之后,孩子并沒有辦法接受。
家長不能理解,認為是孩子貪玩,故意不愿意學習,不聽老師的話,也不聽家長的話。
聽完老師的話,家長的心情也不好受了,但是再問,為什么孩子還是愿意學習的原因,可能家長就不得而知了。
這位家長把老師的話點醒了,難道老師說話的方式錯了嗎?怎么能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呢?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喚醒和激發,喚醒和激發了,家長和老師自然就不會批評孩子了。
也不是老師批評孩子了,而是孩子不想學,沒有學習的動力了。
那這個時候,家長怎么辦呢?
不要總是盯著老師,也不要總是盯著孩子,尤其是盯著孩子的優點,發現孩子的缺點,批評孩子。
家長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孩子的優點卻跟老師學的不一樣。
孩子學習了,很多知識點就掌握不扎實,學會了就放棄了,所以要及時糾正孩子的問題。
家長只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正確地學習,一味的批評只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如果家長總是一味的批評孩子,只會因為孩子的缺點而責備孩子,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產生一種深深的自卑感,這樣的孩子,根本無法提升學習成績,更別說學習成績了。
其實,當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有了厭學的情緒時,家長千萬不要再說教訓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這是在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因此,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孩子才會更加熱愛學習,也能更加喜歡學習,并且能夠承擔起學習的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