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瘋狂玩手機 求助啊
你是怎么讓孩子戒掉手機的?
3月30日,針對沉溺于玩手機的孩子們,美國父母的一則公開信,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短短幾個月內,“紐約20多年的追蹤研究表明,父母經常玩手機,會對孩子的認知能力、眼界、深度等產生負面影響”。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兒,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
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手機?
手機有一種魔力,可以輕易地俘獲孩子的心,讓孩子沉迷其中。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在一個班級做過一個實驗:挑選了幾名學生,要求他們在兩周后的周末使用手機,并將手機上交。
第一個星期,這幾乎不接觸手機;第二個星期,這幾乎不接觸手機;第四個星期,這幾乎不接觸手機。
結果表的結果令人震驚,全班同學都在看著成績單上的分數,有的孩子還寫著“全班下個月因手機出事”的“污名”,還有個別孩子直接“破口大罵”。
長期以來,孩子被否定的自信心被這種情緒籠罩,甚至出現割腕、劃傷等自殘現象。
在“云端”,這位心理學家曾不止一次描述了美國兒童的自殘現象。
“被老師擁抱”
這種感受,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媽不要我了”,“老師拋棄我了”,“爸爸媽媽不要我了”,“我不想活了”,而對方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沒事兒,你很美”。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皮亞杰所說:
“兒童的自我中心傾向于相信自己的感受,并將其定義為是一種“正常的自我”。”
孩子的負面情緒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出現時不時地被不停地“點燃”,這種時候父母千萬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而是要及時安撫,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因為情緒本身不是問題,父母教育孩子才是問題。
與其盲目地為孩子開“綠燈”,不如先安撫孩子那顆受傷的心,先修復親子關系。
家長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然后再解決問題,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03
這12年里,你做對了8件事,孩子是“翻越”的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長軌跡。
有的孩子雖然平庸,但是在平凡的生活里,可能會擁有更好的人生。
而有的孩子,則不然,他的成長軌跡一路滋長,要么被父母更加寵,要么被環境更加殘酷。
與其把孩子培養成“巨嬰”,不如讓他擁有“逆商”。
不過分好壞,讓孩子走自己的路,孩子才會幸福。
作者:丫丫,90后全職媽媽,愿意用文字記錄生活,用心陪伴孩子成長,愿望成為一道光,溫暖照亮孩子艱難困苦的那些路,照亮孩子前程。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