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孩子討厭學習
三年級的孩子討厭學習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三年級的孩子剛剛跨入少年期,心理年齡幼稚,容易有逆反心理。
小時候會學習很多知識,但到了三年級后,學習的內容增多,難度加深,學習難度加大,孩子就會覺得枯燥、不想學習了,不想去上學。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排除了這個可能性,我們還要考慮孩子的哪些方面呢?
首先,可能和孩子的個性有關。
學習成績的好壞,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就是孩子自身的個性和學習習慣。
有的孩子,從小就比較好動,屁股上趴著,坐不住,三分鐘熱度,缺乏專注力。
然后就是天生好動的孩子,愛動,甚至有些“坐不住”的孩子,都是“閱讀障礙”的表現。
這個問題,不解決,閱讀障礙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造成孩子厭學。
第二,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有的孩子之所以因為自卑,不能和同學正常交往,或者是無法與老師正常相處,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家長就要及時出面和老師交流,勸孩子放下手機,回歸到正常的學習中。
第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因為有一部分的孩子,在與他人交流時,出現不愿意接近的現象,孩子會因為內心產生排斥心理,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孩子情緒障礙出現。
第四,可能會讓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
當孩子經常被批評,就會讓孩子變得孤僻,甚至于產生自閉的情緒,不愿意與外界進行交流。
第五,可能會讓孩子出現不自信的性格。
這種情況,家長如果過度的批評孩子,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自卑心理,在孩子的心中會認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不如人。這樣的孩子會在生活中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也更加不愿意去參加社交活動,這樣時間長了,語言表達能力肯定會有所欠缺,甚至會變得很內向。
第六,可能會讓孩子無法正確的面對失敗。
有的時候,一個小小的挫折,孩子就可能會崩潰,甚至自殘,這樣的孩子,很可能是因為輸了太多。
就像我的一個親戚家的孩子,現在初中了,高中畢業了,還不是一樣,只是因為輸了太多,被隊友們嘲笑,并且打了起來,自己覺得很生氣。
這時候,作為家長的他,會對孩子說“我們相信你,你一定會輸的,不要太著急”,因為這個時候他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他的思維能力已經很強了。而家長的這種心理是非常容易讓孩子輸的,因為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輸不起,所以,才會表現出一些特別想贏的樣子,并且還會特別的有競爭意識。
在孩子輸的時候,家長的表現,就是在孩子贏的時候,也在孩子輸的時候,家長表現得特別激動,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孩子輸給了自己,這種心理就會更加嚴重,那么下次他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孩子的心態就會變得非常容易崩潰。
我家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用很大的意志力來掩蓋自己的問題,比如,孩子如果想要去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但是在比賽當中,他又會因為心里太緊張而把事情搞砸。
在這個時候,很多家長會急于求成,如果孩子不想贏了,就會馬上把這種情緒壓制住,然后讓孩子繼續去參加,但是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3、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
在我家孩子在班級里總會有很多小朋友,他們之間有些人際關系非常好,他和他的父母關系非常融洽,但是他的父母經常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打斷孩子說他有多么的壞。在他們心里,他們就會覺得,在學校里面所有人都圍著他們轉,都是因為自己,所以他們才會被孤立。
所以這種環境也會讓他們感到緊張,害怕自己不合群,想要逃避,可是又沒有勇氣,最后他們只能用哭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父母如果有了這種情況,那么孩子就會受到這種行為的影響,他們長大以后會逐漸變得越來越孤僻,也不敢跟別人交朋友,在人際關系中總是非常的被動,甚至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能認識。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孩子小時候喜歡粘著父母,長大了就會很難改掉這種習慣。其實不然,孩子黏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孩子本身的性格原因,還有可能是孩子內心對安全感的需求,他希望能夠在父母身上得到安全感,這一點一滴都可以在孩子的身上得到。
而真正讓家長們感到非常焦慮的,其實就是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們理應要重視起來,及時糾正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讓孩子在安全感充足的情況下健康成長。
1.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的“巨嬰”,他們對于一些新鮮事物,比如說一開始是比較好奇,后來是覺得很有趣,最后就越發的離不開這些東西,在這些未知的事物之中,孩子們會變得越發的缺乏安全感,甚至有的時候家長會過度保護孩子,
最后就會導致孩子們對家長產生厭煩的心理,而這也會給孩子們帶來負面的影響。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