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厭學不上學是否義教未達標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家長們普遍存在的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曾經接觸過一對經歷過貧窮、無學歷、無業、無一技之長的孩子。
家庭條件較差,要多賺錢,沒學歷、沒技術,面臨著黑社會的威脅。
讀書無用論會讓農村孩子越來越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他們寧可花重金給孩子補課,也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
不上學不行,那就什么都不上學,干農活又沒有一技之長,還不是撿垃圾、出糞,有的直接去當農民工。
我見過好些的農村父母,辛辛苦苦在為生活奔波,每天起早貪黑的,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飲食起居的簡單日常。
有的父母甚至辭去了工作,在家里天天陪孩子讀書。
他們眼里,只有一個字:學習。
有時候,在上學的路上,孩子抱怨說,今天的老師太嚴厲了,天天寫作業,根本就沒有時間玩耍,還要在課堂上嚴厲的批評。
其實,這就是父母沒有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曾老師的女兒自從上了中學,就開始玩游戲,一次她玩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早一點起床,但是精神狀態不太好,而且作業質量也有問題。
孩子的父親對孩子的行為并不滿意,經常會打罵她。
小姑娘敏感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所以她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成績也就越來越差。
后來小姑娘從和同學們的玩耍中發現,她以前也很愛學習,也很愛看書,但是在上了高中后,卻突然變得不愛學習了。
原因是:
因為她看書的時候,只顧著玩游戲,根本不懂得怎樣和周圍的人相處,不懂得如何學習。
而現在她回到家里,大家往往會發現她已經逐漸迷上了游戲,要么連忙著低頭做自己的事情,要么在電視上彈吉他一曲《小歡喜》等,而她的父母總是一副“都是為你好”的姿態對她進行各種約束。
因為父母對她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她對學習的動力越來越少,成績也逐漸下降,導致她徹底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父母發現她早戀后,如臨大敵,立馬想以“棒打鴛鴦”的方式進行教育,讓她盡快從“小辮子”變成“大眼睛”,所以她很不喜歡這樣的安排。
而父母也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給予正確的引導,反而越是希望女兒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前途,所以總是對女兒進行“嚴加管教”。
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讓女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下次才能收獲一個好的成績。
經過一段時間的爭吵,父母最終分開了,父母給孩子買了一個最新款的智能手機。
可是想到這些都不知道以后,那個女孩在這個時候會不會想著要去哪家公司,而不是更加努力學習,去學習。
她的成績反而退步了,最后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都無法靠著補習班的輔助,成績反而掉到了班里后幾名。
一個月過去了,但女孩的成績依然沒有任何起色。
這位家長也十分焦慮,他一直想給女兒補課,卻總是看不到有效果,于是就想到了心理咨詢。
通過心理咨詢,他了解到自己的女兒的想法,她想進入青春期,但是自己的女兒卻要輟學在家做治療。
那段時間他想盡了辦法,想讓女兒去做心理咨詢,但女兒卻拒絕。
這位父親覺得這很正常,就讓女兒出去打工。
這位母親親自去了解情況,還去找到學校與老師交流,才知道原來女兒在學校的時候成績不好,而且老師說,這孩子經常被其他同學欺負,心里面比較自卑,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