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沒有信仰才沉迷游戲?
小軍(化名),女,28歲,初中生,因為父親老拿手機看電視劇,家中氣氛很和諧。
由于父母都是傳統觀念,他從小都在管教中長大,而且和父母在一起也不缺乏尊重,自己只要一提到“電子游戲”,就會莫名其妙地生氣,不愿意聽,甚至說玩物喪志。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他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有20多年的咨詢經驗,我們一起看看他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01
父母沉迷手機游戲,孩子跟著學
小軍(化名),家住農村,是個小縣城里的留守兒童。
父母平時工作忙,疏于管教,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小軍一直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
小軍一直是奶奶帶大的,奶奶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一直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就能見到一兩次。
小軍一直是奶奶帶大的,上個月才轉回老家一次。
平時都是奶奶接送上下學,所以小軍一直是奶奶接送上下學。
到了初中二年級,小軍還是很不愿意跟著奶奶,奶奶每次接送上下學都是雷聲大雨點亮的,有時候是在校門口轉個不停的,可是只要一回到家,小軍就說今天沒有小軍回來,問她為什么不回來,小軍說什么也沒有,就讓奶奶一直陪著。
直到奶奶回來了,小軍依然是在看電視,問奶奶為什么一天這么晚回來,奶奶說為了家里,你在外面打工我都不管你。
奶奶聽見了孩子的話,就跟孩子吵起來了,還揚言不把孩子管好,別的孩子就不行了。最后孩子還是瞞著奶奶,留下遺書里有一句話:“你不惹我,我就不跟你玩了”。
心理學家杜浩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你永遠無法想象一個人被管教之后,會是什么樣子。”
父母不能對孩子的控制是一種本末倒置,它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沒有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無法真正做到有效溝通。
2、強制
媽媽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書,小時候看到喜歡的書就纏著媽媽講給她聽,讀多了就會拿起書扔到地上,媽媽為了讓孩子別再鬧騰,就把手機給他看。
但是很少能看到孩子把手機藏在自己的小柜子里,翻來覆去就是找書、找游戲,媽媽只好向鄰居家的人請教。
在鄰居媽媽的介紹下,她家的小院子里有兩個游樂場,孩子在玩這些游戲,大人也在玩手機,于是就問她:“你看那些像漢堡啊,怎么才能讓你們不無聊。”
孩子說:“那些是真的,但不是真的。”
家長朋友一下子就愣住了。
畢竟這就是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家里人就算再怎么寵孩子,基本上都不能讓孩子玩手機了。
以前媽媽經常帶著孩子出去玩,現在輪到孩子玩手機的時候,這個孩子開始哭鬧著不愿意了。
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去哄他,說給孩子玩一會就行,孩子立馬就停止哭泣。
這是因為在孩子心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媽媽是可以隨意支配的。
那么,孩子就會覺得,只要哭鬧,媽媽就會給我手機玩,而手機就可以讓我玩。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手機很好玩,但是并沒有意識到,手機本身有多么有吸引人。
如果孩子在成長中出現了手機的情況,作為家長應該怎么處理好呢?
1. 家長要正確引導
當孩子開始沉迷于手機時,家長首先要進行正確引導,要讓孩子們認識到沉迷于手機帶來的壞處,這樣才能讓他們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同時也要學會合理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不要讓孩子因為手機而分心,還要學會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相信你,一定會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的。
2. 多陪孩子
當孩子沉迷于手機時,家長們不能一味地指責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沉迷,所以家長們應該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