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鼓勵厭學的孩子重新回到校園
這是一個民間的民間故事。
文 | 吉吉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今天,厭學這個詞變成了熱議的話題。
我看了一眼鳳凰網的報帖,無一例外的提出了孩子厭學的具體原因,不知道在這條微博底下,有多少人看到了孩子被家長這樣批評的心情。
被孩子“不想上學”這個念頭占據絕大多數,孩子們如何正確面對學習,如何克服厭學情緒,如何克服懶惰心理,如何掃除孩子心靈的障礙,如何幫助孩子重新找回自信,成為一個陽光自信的好孩子?
近日,微博上有人討論#孩子厭學家長求助#,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
10歲的小童今年上小學三年級,平時活潑好動的他喜歡踢足球,也很喜歡和鄰居聊天,很喜歡讓媽媽給他編故事,對于這些活動他也很感興趣。
但是有一天,媽媽發現他寫作業時總是特別不專心,注意力特別不集中,一會玩橡皮,一會喝水,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又去上廁所,寫作業特別認真,作業過程中,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所以字跡潦草,錯誤百出。
媽媽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說,孩子患上了頸椎病,而且還是經常性的疲勞,睡眠不好,吃東西就會多吃一點,然后就會經常頭暈,作業也有不懂的地方。
孩子的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幾天來醫院就診的時候,孩子才寫的作業幾乎都是拖著不寫的,每天都要寫到很晚,而且很多作業都是需要在晚上十一點多才能完成的。
孩子已經嚴重到不想寫作業,只想睡覺,不想上學,這個時候手機就成為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個博弈工具,而且不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唯一的方法。
3、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出現裂痕
其實孩子從一出生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思想意識,所以在這個時候,孩子在與父母面前,他會本能地排斥,孩子并不會去乖乖的去遵守,更不會去改正自己。
這時候,父母就會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孩子越來越難管教。
這個時候父母就會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教,會對孩子更加的嚴厲,而孩子并不會那么的理解父母,甚至還會覺得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打罵教育。
孩子進入叛逆期的表現是什么?
1、孩子在青春期最容易和父母對著干
父母越是管束孩子,孩子就越想要掙脫,這也是孩子青春期的本質特征。
所以父母越是管教的孩子,就越是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
2、孩子的心理變化很大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他們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特別愛面子,見不得別人的好。
當孩子回到家里的時候,作為父母,就會發現他們的孩子特別的不聽話,孩子回到家里面,就開始跟自己的同學、朋友說他今天在學校受到了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委屈,有什么好笑的事情,還沒等孩子說完,父母就開始對孩子一頓訓斥,甚至是責罵,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會特別地敏感,所以父母們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
3、喜歡跟父母對著干
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時候,就會像是一只刺猬,渾身上下都是刺,非常的刺。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父母在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時候,會感覺到頭疼的原因,因為孩子根本就不想跟父母交流,說一句話就好像金口難開。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要只管孩子的身體健康,對孩子的思想教育也要注意分寸,把握好分寸,不要讓孩子的“歧途”被阻擋住了。
4、不懂得感恩
有些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對孩子的行為都是嚴格要求,但是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無能”。
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習慣性的自己推卸責任,而且沒有責任感,如果不及時的改正,孩子以后也不會孝順父母,因為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后也會有樣學樣。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父母應該這樣管教:
1、不懂得感恩
感恩父母養了你這么大,你一定要感激父母。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每個父母也都是在言傳身教中育好孩子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如果父母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態度,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不聽自己的話,那孩子又怎么可能會聽父母的話呢?
2、不尊重他人
父母總是高高在上的,無視孩子的事情,并且從來不曾想孩子也會尊重他人。
父母總是把孩子當做是自己的附屬品,這種行為就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認為父母不是自己的朋友,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不尊重他人。
3、過分干涉
父母總是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來對待,在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會干涉孩子,比如:孩子在看書、看電視,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把玩具收拾好,而不是孩子自己去思考這樣的事情,就是一種“錯誤”。
比如:父母告訴孩子吃完晚飯才能看電視,讓孩子去寫作業,但是孩子卻偏偏不做。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