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天在家玩手機睡覺怎么辦?
暑假臨近,小樣媽收到老師的信息,說孩子在家玩手機,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好把孩子的手機給收起來了。媽媽懷疑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了,才來找老師。
老師回復,現在孩子在家上課,上網課的時間不多,加上對手機很好奇,作業不多,媽媽就給孩子買了手機。并且家長還和老師約定,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可以玩手機,周末每天可以玩1個小時。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沒想到,到了周末,小樣開始放飛自我了。以前,老師只布置了手機上的作業,可是周六晚上才完成,連手機殼都沒有。
每當他發現手機里有游戲時,果然會去玩手機游戲,手機殼也破了,然后就開始和家長撒謊說學校的作業還沒有完成。
手機殼破了,小樣就不想上學了。以前,小樣上學時還能和爸爸一起玩,可是,這個暑假過了一半,小樣根本就不想上學了。
于是,小樣的爸爸跟老師說,讓孩子把手機送到學校。不然等開學后,他就要把手機藏起來。可是,小樣發現手機殼也不能回家玩,就算把手機藏起來也找不到,這時候,他才發現手機殼還在他手里。
班主任老師也聯系了家長,把孩子藏在手機殼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孩子可能會因為手機先用各種各樣的軟件,或者是把玩手機游戲的時間,跟家長撒謊說是自己藏起來的。
“偷著玩”,已經成為了小樣媽媽教育孩子的一大誤區。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不好好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那是因為手機上癮。
所以當小樣媽媽的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時,小樣媽媽即使知道手機里有游戲的存在,也不會讓孩子有節制的玩下去。
為此,小樣媽媽經常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把手機藏在被窩里面,拿走手機,孩子就會找各種借口溜去玩游戲。
因為在孩子心中,手機是非常重要的,是和自己相處最多的朋友,他如果過早的淪陷于手機,那么他將失去了和外界的溝通交流的能力。
曾經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名初中生因沉迷于玩手機游戲,被父親說了幾句話,便離家出走,可是后來在警察的幫助下,父母終于找到了孩子,將孩子送到了醫院治療。
這件事是真的讓人非常氣憤,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玩手機的癮,還因為父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而孩子感到痛苦。
然而事實上,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為了掙錢養家,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父母在外打工,所以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自己則是完全放養,而父母又由于忙于工作,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少。
孩子雖然從小生活在父母身邊,但是孩子的思想并沒有完全跟隨著父母的腳步成長,父母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卻是孩子漸漸形成的。
我們常常說,言傳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了父母的行為,并將這種行為繼續延續下去,直到成為習慣。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自己就要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多用眼睛來看孩子,做到和孩子共同學習。
3、不玩手機培養有意義的興趣
有很多家長平時不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在無聊的時候會玩會手機。這種行為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從而不喜歡和身邊的人溝通。孩子喜歡玩手機,家長應該怎么做?
1.不要經常嘮叨
有些父母發現孩子玩手機時,會不停地嘮叨,煩惱和焦慮。所以,他們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很焦慮,這樣,孩子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會被焦慮情緒所影響。
因此,當他們感到煩惱和焦慮時,他們就會在心里默默地將這種焦慮壓在心底下。而當孩子放不下時,就會把這種焦慮轉移到手機上,就會形成一種心理依賴,最終會變得很難戒除。
2. 讓孩子找到其他方式
父母可以將孩子的手機沒收,然后把孩子的手機放在家里的公共場所,讓孩子可以隨便玩手機,這樣既能滿足孩子的愿望,又能滿足孩子對手機的需求,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手機可以是自己的,他們可以隨意地玩,只要不被家長發現,這種方法就可以當作鍛煉孩子的業余愛好。
3. 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可以在孩子平時的生活中,就可以培養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嚴格按照作息時間表進行自我管理,等到孩子養成了規律的生活習慣,家長就可以騰出時間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散步、運動、旅行等。孩子做到了,還可以為孩子增加課外閱讀或者是各類的運動,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也能讓孩子的體格變得更好。
孩子玩手機最重要的是家長不知道如何引導
雖然這個時代進步很快,但是每個時代都有各式各樣的誘惑,讓人難以抗拒。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家長要加以限制,孩子才可以通過手機的健康成長。但是玩手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家長要辯證看待問題,
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沒有什么課外活動,課余時間是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來安排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