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戲時間分散,影響學習,經常上網玩游戲導致青少年的成績直線下降。
隨著網絡游戲的普遍化發(fā)展,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十分突出。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網絡游戲人口達4.42 億,中國青少年首次接觸網絡游戲的年齡呈日益低齡化趨勢。15—18歲青少年中近80%首次觸游年齡在14歲及以前,11—14歲青少年中45.0%首次觸游年齡在10歲及以前,6—10歲的青少年中有約16.6%首次觸游年齡在5歲及以前。玩王者榮耀的小學生就有1000多萬人。而根據蘋果Appstore對《王者榮耀》給出的評測結果是17+,說明該游戲不適合17以下用戶購買。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用“精神鴉片”來形容網絡游戲。李玫瑾說,網絡游戲完全不同于網絡游戲,很多孩子在網絡游戲中獲得的成就感、社交需求,通過網絡游戲來滿足自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通過游戲,孩子可以構建自己的人際關系,處理現實中遇到的人際關系。”李玫瑾說。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現在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比較復雜,誘惑也很多,但是,有一點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們被網絡游戲迷失了雙眼。“現在的孩子是從小生活在網絡時代,家長們要多關注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
重慶市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玫瑾說,自己的女兒在初中階段也喜歡玩網絡游戲,但是高中時,在一個家長群里看到了另一個家長的求助信息,大意是孩子在學校的自控力很差,“老師會把孩子分成幾個人一起打游戲,借著這個機會,我也在孩子手機游戲這個問題上,與他達成了一致意見,就是給他買手機,但是買游戲機的目的是什么,在孩子上初中的時候,他買了一部手機給孩子,而且孩子在學習上和同學交流,買了手機給他之后,發(fā)現孩子在手機游戲這幾個方面的自控能力比較差,他并不是完全不能在手機游戲中去獲得成就感,更多的是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乏控制感,或者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獲得他人的認同,比如孩子這次考試成績沒有通過,他是在學校里面的隊友,而且他在學習上的關注還是來自于老師和同學,有可能他本來學習就不好,他本來在班級里面比較受老師的關注,那這樣,他在手機游戲中可能是一種被忽視的感覺,會導致孩子的不安全感。
而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在青春期,他就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行為準則,就是“管控”自己。他自己想玩游戲的時候,他會跟我說,“媽媽我想玩一下。”
當然這個規(guī)則很重要,我們家長在制定規(guī)則的時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
所以,我在此特別想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在咱們這里,一定要明確一個原則:當孩子跟我們的意見相左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一定要清晰地讓他知道,“這事兒沒法兒做”,而不能讓他聽你的。
特別特別是在咱們現在這個社會大環(huán)境,如果你的經濟能力很好,一定要去學會跟孩子商量,如果你的經濟能力允許,你可以考慮去“減負”,因為你有這個能力。
而不是說: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
當然,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咱們不能一味地以為“孩子就是叛逆”,這是我們經常用的詞。
更應該拿孩子跟你們的血緣關系說事兒。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親子關系是我和你,而不是你的血緣關系。
你們可以互不干涉,但是我不希望你們的關系再出現裂痕。
我可以把你們帶到這個世界上去,但是我無法避免你們受到傷害。
因為,我們的錯誤會讓我們的孩子變成難以管教的“熊孩子”。
– END –
來源 | 本文由團子媽育兒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見識!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