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自卑怎么辦?
前言
大家好,我是米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昨晚,米媽又向我哭訴,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了,之前在我們學校成績還不錯,自從三年級后,就不愛學習了,一回家就躲在房間里玩游戲,最近還經常不寫作業,成績不斷下滑,說還嘴又罵,還摔門,不理人,愁死了。
還有一次,孩子在家發脾氣,她又吼又叫,罵也罵了,什么辦法都使了,孩子依舊是我行我素,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吃飯的時候飯也不吃,就知道玩兒。
米媽越來越焦慮,她對孩子越來越沒有管控,更沒有好好溝通,總是以自己的感受去感受孩子的感受。
米媽經歷過很多,也曾經拿孩子作為炫耀的資本,覺得自己炫耀的資本,可以讓孩子更加優秀,但是孩子的感受就只有自己知道了,而孩子的好與壞,卻從來不曾相識。
比如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總是不斷的和自己的小朋友說,這個不能和那個同學玩,那個同學搶玩具,老師是好人,同學不愛我,我不想和他玩。
當孩子痛苦的時候,可能會哭,也可能會摔東西,這時候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痛苦的。
當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感受時,就要考慮一下是否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對待。
否則孩子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對待別人,來對待他自己。
這種孩子一般比較難管理,如果家長強制讓孩子不要和小朋友玩,他就會說不要我,這樣就會發生沖突,就會非常的矛盾。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了解到孩子的這種行為背后的原因,然后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
1. 孩子的無意識地說謊
每個孩子都有很多說謊的行為,比如說自己的媽媽總是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或者是大人總是用自己孩子還沒有長成的方式教育孩子。
比如說,孩子說:“媽媽,我想借同學的作業本回家。”
一般家長會說:“不行!你昨天剛吃完飯就把作業本忘帶了,我看你剛才忘記關燈了。”
這個時候,有的家長會說:“你這孩子怎么這么小,什么都不會,你真讓人不省心。”
有的家長會說:“沒辦法,你已經長大了,必須要懂事了。”
其實,這些都是一種情緒的表達,而且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情況。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后,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玻璃心”,沒有一點小事就說三連心。
孩子的玻璃心,跟他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關系。
當孩子玻璃心強大的時候,對于他未來的發展,這種影響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家長們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為什么要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一,給予孩子適當的安慰和鼓勵。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不要過分指責,而是要給予孩子一些適當的安慰,讓他們學會調節情緒,正確的表達自我感受。
因為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并不是孤立無援,而是一個堅強的后盾,會讓他們不再害怕犯錯誤,而不是一蹶不振。
第二,教會孩子正確地看待自己。
當孩子因為某些事失敗而感到害怕時,父母不要置之不理,而是應該立刻抱著鼓勵的態度去幫助孩子擺脫困境,引導他們積極面對,并學會正確的調節情緒。
第三,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作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這件事是怎么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許孩子是在哭鬧,但父母不要責怪孩子,理解他的感受。要通過與孩子溝通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打壓,強迫他們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孩子的成長也需要不斷的機會,父母應該珍惜在每一次孩子成長的機會。
第四,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孩子是有自我形象的,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塑造負面的形象,給孩子一個不好的形象,孩子也就容易出現叛逆的行為。所以父母要經常鼓勵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有自信,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加有上進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抓住每一次孩子的努力表現,及時給孩子肯定和鼓勵,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慢慢地被父母所塑造,這樣的孩子也會變得更加優秀。
【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