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決孩子厭學心理高二不愿意去上學
孩子出現厭學心理,到底怎么辦
這個問題讓很多高二的孩子和家長苦不堪言,孩子上高二后學習成績一直下滑,成績經常不及格,尤其是到了高二下半學期,孩子經常完不成作業,有時候會無緣無故的哭,甚至有時候還摔書。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學習成績一向優異的孩子怎么會如此輕生呢?我們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孩子為什么會產生輕生的想法。
1. 學習壓力過大
現在的家長在學習上都很舍得投入精力,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在孩子成績下滑后便開始各種辦法補課。
但是,即便如此,有些家長仍舊采用各種辦法迫使孩子學習。
所以,這種方法讓孩子產生了輕生的念頭。但是孩子也已經想到了擺脫父母束縛的辦法,而他們也沒有辦法擺脫父母施加的壓力,因此就選擇了輕生。
2. 父母的過度焦慮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有條件的,對孩子的愛也應該是無條件的。
孩子的生活中,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的真愛。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只有物質的,那么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會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而且也會導致孩子的抑郁癥。
當孩子出現抑郁癥的時候,首先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理解和包容,父母對于孩子的理解和包容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
3. 孩子的心理年齡因素
當孩子年齡太小,心智年齡小的時候,很多的問題也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如果不加以解決,會導致孩子心理年齡越來越大,心理年齡越來越大,就會形成一個心理年齡的嚴重失調。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心理年齡越來越小,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內心年齡比較小,本身的性格很弱,也就是遇事沒有能力去克服,只知道向父母求助,可是自己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辦,只是依賴父母,沒有能力。
當孩子出現心理年齡嚴重失調的時候,一般有如下特征:
1. 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嚴重損壞
孩子在一歲半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了,在這個時期,孩子對他人的情緒會非常敏感,會在意的事情會在意的全部在意,一旦有人對自己的態度轉變,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被忽略的,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下去,不僅傷害了孩子的安全感,也會使孩子感到恐懼怕和不信任,孩子會變得自卑敏感,不愿意與人交流,對外界產生排斥心理,
從而表現出社交恐懼癥。
2. 孩子變得內向、退縮,喪失信心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內心世界異常的活躍,經常在腦海中天馬行空的想象,這種特征會導致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變得很差,而且會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內心的焦慮感也會逐漸上升。
3. 孩子變得極度敏感,逐漸喪失自信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自尊心也很強,他們會敏感的對外界產生抵觸的情緒,如果孩子表現出過度的自我否定,甚至是對父母進行指責,那么孩子內心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也在不斷的發展,他們會變得非常的敏感,對很多事情都是不愿意聽從別人的意見,而且情緒不穩定,也會對一些人非常執著,
另外,這個時期的孩子也會對很多事情產生抵觸的心理,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在和父母的對抗中,已經進入了一種“斷乳期”,對父母的意見不再聽從,而是更加的堅定自己的想法,變得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這也是為什么青春期孩子會和父母對著干的原因。
比如,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讓孩子寫作業,孩子會覺得這是必須要完成的事情,可是父母會告訴孩子,你不要磨蹭,快一點,這是你以后必須要做的事情,你應該把作業寫完。
如果這時候,父母能夠耐心地詢問孩子的意見,
比如說,“你這樣一個學期就應該把作業寫完,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孩子覺得父母的包容和尊重,能夠給孩子以力量和底氣,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間溝通時,如果不能采用平和的態度,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交流,就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壓迫感,甚至會影響到親子關系。
第二個應對方法,讓孩子把父母當成朋友,這是最好的相處模式,可以和孩子聊一些話題,分享彼此之間的感受和看法,當然,對于孩子的教育也要因人而異,不要一味求全
孩子,不喜歡父母的管教,不喜歡父母總是翻舊賬,也不喜歡沒完沒了地數落。
第三個應對方法,與孩子協商安排日常作息時間,并在孩子打掃房間時,給與肯定
孩子,讓他知道媽媽要上班去了,心里有一些緩沖的余地,把沒打掃的房間變成了游樂場,游樂場,大便可以盡情地玩耍。
第四個應對措施,讓孩子在家里過足癮,通過角色扮演,再現真實的生活場景
讓孩子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對于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更有感觸,所以,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提前給與孩子演練,
讓孩子和你一起做好提前演練,讓孩子在你的“幫助下,順利的做完這件事情”中,能夠得到一些不一樣的體驗,孩子也會更有責任感和擔當。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