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不上學耽誤三個月還能跟上嗎?
不上學浪費了四年的青春時光還不后悔嗎?
孩子到了高二會不會荒廢一年?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如果錯過了一年時間,會不會耽誤下學期?
作為一名高三班主任,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家長。
這位家長的孩子今年高三,初中都沒上完就拒絕上學,答應了家長想給孩子轉學到另外一所高中上學。可是家長發現孩子每個學期都要把家里面的3萬元錢用來打游戲,而且是直接用來買各種漫畫書。
還有一個高一的孩子,父母不放心,就把家里的電腦和手機都收了起來,說如果不轉學就不讓他去別的學校了。結果,孩子的成績不但沒有上升,反而還下降了。孩子越來越沉默寡言,越來越暴躁,怎么說都不聽。
那孩子轉學后會有什么表現呢?
“孩子經常不寫作業,讓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說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他還是不聽。”李媽媽說到,小李的表現已經明顯厭學,甚至有些厭學的抗拒。
一開始孩子也只是回家后不寫作業,后來孩子就直接逃到同學家去,晚上出去玩,白天晚上又不回家,家長找不到,就給孩子辦法了。
但是孩子在外面得不到認可,又談不上真正的友誼,只好在網絡上逃避。
孩子在現實中得不到認可,只能在網絡上去發泄,沉迷于網絡世界。
網絡世界是一個完整的世界,而網絡世界是一個讓人逃避現實,獨自一人生活的地方。
在網絡中,有一群人,不管是在游戲里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不能被別人評價為一個沒有自信、沒有存在感的人,這樣的人也許有人會成為他的存在,但是,在生活中,他很難得到認可,很難有人能夠接納,他的心理就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
孩子網癮和游戲障礙有什么區別?
1、游戲障礙具有很強的成癮性,表現為對游戲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戲以致于其他事情也無法自拔;
2、游戲障礙具有可持續性,沉溺于游戲的行為模式容易產生成癮;
3、游戲障礙具有可確診性,如果游戲障礙具有相關癥狀,就可以考慮游戲障礙的診斷。
電子游戲成癮并非是一種疾病,家長不要將其視為洪水猛獸,這只是表象,更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正規治療。
01 情緒障礙
心理學上的定義為“情緒障礙”,是指個體在情緒上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抑郁、沮喪、煩躁,并且伴有一定的“行為障礙”。在我國,它與情緒障礙有密切相連。
這是一種與發育行為障礙、注意缺陷和多動障礙等相關聯的疾病,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兒童情緒障礙”是指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的一種類型,出現于兒童青少年期,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符合的情緒低落、煩惱,如孤獨感、悲傷、恐懼、苦惱、恐懼等。例如,開學季,同學們在歡樂與喜悅之情中迎接他們來了又去,而現在的他們目光炯炯炯炯有神,說話內容與平時并不一樣,甚至話不投機半句多,此時,他們就會出現上課走神的情況,如剛開始上幼兒園時,說話特別頻繁,不愿意跟老師溝通等,但隨著開學的時間越來越近,孩子的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
情緒障礙是較為常見的心理疾病,它是青少年在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現異常的一種心理特點,并不是心理疾病。
“當父母的注意到孩子出現情緒問題,而不是去指責孩子,覺得孩子是故意跟自己作對。父母對孩子的‘叛逆’敏感,也許會讓孩子的‘叛逆’持續下去,但父母也不能袖手旁觀,要盡早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擺脫這種情緒。”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