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學有多后悔?
昨日(4月17日),是我國第5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
8月9日,是國際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學會日。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其中,厭學占比高達65%,
而自殺是15-29%。
知乎上有人問:為什么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脆弱?
高贊回答是:因為現在的孩子被寵壞了。
我們小時候,父母這樣對我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玩具來之不易。
那時候,我們甚至覺得:
小時候要什么都滿足,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霸王,稍微有點事情,就幾個大人圍著嚎啕大哭。
他們哪里還有幾個小孩?哪里還有心情陪著自己,簡直就是幸福人生。
那個時候,父母覺得生活是個苦差事,吃不飽,穿不暖,還要被爸媽罵,過得很沒勁。
可現在的孩子,只要聽到父母的嘮叨,就煩不勝煩,心門更是難受。
比起他們,我們現在的孩子真不快樂。
我相信,不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笨,而是越來越懶。
他們比我們小時候脆弱,經不起風雨。
他們比我們難,他們比我們更需要我們。
《小王子》里曾有一句話: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也都曾經是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對他們的態度,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態度。
你是孩子最初的老師,也是孩子一輩子的榜樣。
從現在開始,“雙減”后的父母,請一定要做好以下這幾件事:
1.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父母會說:“我不輔導作業,他就能考100分,難道我不輔導孩子就不能提高成績嗎?”
其實,父母的過度逼迫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我們必須要重視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主動學習,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們可以多鼓勵孩子的努力,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孩子,你做完作業后,你就可以看一集動畫片。”
孩子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當看完了故事后,爸爸媽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讓孩子自己尋找答案,讓孩子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
當孩子發現書中的知識和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自然也就會積極地學起來了。
用陪伴和鼓勵,代替懲罰和指責
當孩子沒有做好準備考試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對孩子說:“你不要緊張,緊張什么呀?”甚至還會用一些比較緊張的詞來嚇到孩子。
事實上,緊張和壓力就是來自于學習過程中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出孩子內在的動力,去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
而家長的過度的安慰和開導,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很難有能力去挑戰自己。
因此,在孩子緊張的時候,家長要給他足夠的時間去平復心情,鼓勵孩子保持良好的狀態,從而慢慢地體驗到輕松的學習氛圍,感受學習的成就感。
而不是用打罵、責罰的方式來讓孩子恢復到學習的狀態,從而讓孩子徹底失去學習的動力。
2)對孩子進行情感忽視
有些父母覺得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從而錯過了解孩子的機會。
孩子情緒的不穩定,會讓他們錯過一個情感表達的機會,不知道如何表達,從而導致孩子的情緒漸漸的不穩定。
而父母的情感忽視,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父母重視,從而出現越來越多的情緒問題。
3)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忽視
當父母雙方對孩子都很敷衍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就會產生很大的波動,這時父母就很容易出現教育方式的失誤。
有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就是我們的情緒傳染給父母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會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來判斷這個世界的對錯。
一旦當父母在自己身上出現了情緒的時候,孩子也會變得焦慮、煩躁、不安,進而失去了解這些情緒的能力。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