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不上學出去學些什么好呢?可能你會說,當然是畫畫啊!
我舉個例子,去年六月,是初三畢業班開始軍訓的日子。那天晚上,在大門口迎接我的是老同學的女兒。
老同學的女兒六歲半,叫悠悠,7歲,這個年齡階段,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小時候,經常說“不”,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不聽話、頂嘴、叛逆,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這是因為孩子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你敢動他的小手,他就敢靠近你;你越是讓他不干什么,他越是會干什么。
如果你直接用手去捅咕他,他當然不會“坐實”你的權威。
父母應該怎么做:
心理學家發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他內心最不安的是害怕父母的打罵,害怕父母對自己的態度惡劣,害怕父母把自己當成了提線木偶。因此,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必須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先改變自己的態度。
父母應該怎么做:
01
放棄嚇唬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頂嘴時,父母不要哄,不要罵,更不要說粗暴地打。因為此時的孩子自尊心是很強的,很容易受傷。
2
孩子只是情緒的發泄,對于事情本身的對錯沒有正確的認識。父母要讓他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對錯,然后教他正確的做法。
父母不要威脅,不要說教,更不要打罵。孩子只是發泄,他的反抗,只會遭到更強烈的憤怒。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頂嘴,往往選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A:拳打腳踢
第二種:放任不管
前者會讓孩子習慣了和父母對著干,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需要對父母指手畫腳。
后者會讓孩子在父母面前,失去對父母的信任,繼而引發更嚴重的叛逆行為。
而當孩子頂嘴時,父母要保持冷靜,不要與孩子硬碰硬,更不能打罵孩子。
面對孩子的頂嘴行為,父母應該怎么做,才能有效減少孩子的叛逆行為呢?
三、學會3招應對,有效幫助孩子化解叛逆
1、不跟孩子爭辯
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生氣、指責、哄騙、數落孩子,希望孩子能聽你的話,聽從你的建議,但是這樣做其實效果并不好。
當孩子已經感到委屈、憤怒、傷心,父母不妨先用自己的想法幫孩子疏通情緒,接著就是說教他換位思考。
比如在大街上,孩子把垃圾桶撿起來扔進垃圾桶,父母可以這樣說:“寶貝,垃圾桶是這樣扔在地上的,如果你需要它,可以把它扔進垃圾桶里。”
這樣說,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很容易“好的”、“壞的”、“可以”來表達情緒,因此才能更好地調整情緒,釋放情緒。
父母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第一、表達情緒。
父母首先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才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同時,父母也要先給孩子傳達出他現在的情緒。父母的情緒,才是孩子成長的根本動力。而父母保持平和的情緒,是孩子可以習得的最好教育方式。
第二、鼓勵孩子。
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有成功的體驗。父母經常有情緒,是因為他的生活經驗豐富。但往往有一種不被認可的感覺,甚至覺得很沮喪,進而導致孩子變得自卑。當父母覺得孩子“不行”的時候,要學會鼓勵,比如說,“你做的真好”“你是個有勇氣的孩子”,或者是,“這件事情確實很難,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夠自己克服”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內心會更加的自信。在失敗的時候,孩子更加的失敗。
第三、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生活中的大部分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但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都是以成績為導向,想要孩子有出息,就要讓他們好好學習。但是很多時候,這種教育理念是錯誤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