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學了打籃球,身體協調性不行打籃球,玩手機打游戲,媽媽怕影響學習,就把孩子的手機沒收了。
孩子對手機的迷戀程度也沒有以前那么嚴重了,這個時候就會鬧,哭鬧,只要把手機給他,他就會安靜的不玩了,但是過不了幾天又不玩了,我和他爸爸說,不要管他,讓他自己鬧,鬧夠了自然就會好的。
這個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除了要正面的引導,還要堅持原則,轉移注意力,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告訴他為什么不能滿足他,告訴他沉迷于手機游戲的危害,告訴他媽媽或爸爸不要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編說:這個時候的孩子會非常的固執,他們愛哭愛鬧,經常說不,甚至是和家長對著干。如果家長采用這種方法讓孩子繼續這樣下去,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所以家長要在孩子有要求的時候,盡量不要滿足他,而是要正確的引導他控制自己。
1.樹立原則
孩子會用哭鬧來達到目的,很多家長覺得這樣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因此,在孩子小時候就會給他立下規矩,等他上學之后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所以就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用來守規矩,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是教會他們很多規矩的時候,只要在孩子三歲左右就要給他立下規矩了,而在六歲之前就要給他立下規矩,這樣的話才是對孩子的一生有幫助的。
2.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說我不
在孩子哭的時候家長要認真的去聽孩子哭聲背后的原因,如果孩子只是因為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而哭,那么家長就可以在孩子鬧的時候說:我在忙著呢,你在這哭吧,等我忙完這個事情再說吧。而不是說,我等一下再陪你。
其實當孩子被孩子所吸引的時候,他是不想去關注的,所以就會通過哭鬧、發脾氣的方式吸引父母。家長如果不能夠堅定的執行規則,那么孩子就會一直用哭鬧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所以孩子會哭鬧的情況,也會一直哭鬧的話,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3.孩子自身的因素
孩子有可能出現哭鬧的情況,大部分是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導致的,這種情況也是跟家庭環境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家長在家中里面對于孩子的要求比較高,那么孩子就會出現哭鬧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就要適當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慢慢的從哭鬧變成一個堅強,因為孩子已經是有了獨立意識,但是孩子很難管住自己。所以孩子會發現家長越是不對自己的要求,就越會出現哭鬧的現象。
孩子的哭鬧行為是有原因的,家長們不要太過暴躁,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哭鬧的現象,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去打罵孩子,只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越來越差,當他們不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他們對于家長的打罵也是深表的厭惡。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要適當的去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的懂事一些。
四、總結
孩子”自私自利”的行為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的,家長們只有了解清楚孩子自私的原因,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
一、孩子為什么會出現自私自利的行為?
1、孩子的性格原因
孩子自私自利的原因很多,家長們一定要明白,孩子的性格主要是受家庭環境和父母的影響,所以,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自私自利的行為時,一定要多多的引導孩子,從而讓孩子改掉自私自利的性格。
2、孩子的父母太過于自私自利
父母們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應該是最為聰明伶俐的,所以在這種想法下,就會對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希望孩子能夠更加的獨立。但是在有的時候卻忽視了孩子的這些要求,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自利,因為他們在家中不僅得不到父母的關懷,甚至連父母也會把自己看作外人,習慣性的把別人放在眼里。
3、孩子的家長過于偏愛孩子
有的時候父母們對孩子的愛總是無私的,所以他們不愿意對孩子提出任何的要求,但是也不允許孩子提出任何的要求,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就可以隨意的滿足他們。但是一旦孩子提出要求,或者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父母就會表現的非常的反感,覺得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就是欠收拾。這樣的行為,其實孩子是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所以當孩子長大之后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爭取想要的東西。
在我們的印象中,對于孩子來說,想要的東西很簡單,但是如果毫無顧忌的就會被父母毫不猶豫的給的。所以孩子有時候就會進行的比較簡單的滿足,就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我不配擁有”的思想。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你總是說"你不行",那孩子肯定是很容易產生恐懼心理的。因為他們害怕你這個人,覺得你是一個懦夫,所以當有問題的時候,也不會告訴你,只是默默的自己承受。所以他們會默認了,即使你告訴他們這個東西不能吃,他們也不會改正。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強制性的命令孩子必須要這樣做,這也許你可以換一種說法,這樣說:"嘿,我是可以告訴你一些事情的,但是要記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想改變別人很難,但是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想法,要努力做出行動,這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