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學了咋入團,“終于開學啦”老母親們終于要拉下臉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幾天孩子開學的焦慮,甚至家長們都在吐槽孩子不想去上學,還不聽話,把自己氣得要崩潰。
那么,孩子的開學焦慮是怎么產生的呢?
“開學綜合征”,是一種正常經歷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叫做開學綜合征,一般指的是從小學升入初中、高中,一種較為強烈的適應性和不穩定性的身心變化。
一般來說,適應新的環境、學習節奏是孩子在幾個月內突然出現的一種狀態,大部分孩子都能適應,而有些孩子會出現一些失控、焦慮的情況。
而且,大部分孩子的情緒反應都比較強烈,容易被激怒,剛開學就容易生氣,或者孩子本身也能意識到開學前的某些行為變化,只是因為假期里沒能適應,才顯得有些焦慮。
這種情緒是需要被關注的,家長在跟孩子的溝通中要做到“求同存異”,理解孩子的情緒,積極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指責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
其實,孩子開學焦慮通常會出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孩子不愿去上學,另一個方面是家長對于開學前的學習期待與孩子對于開學的認知上的變化。
對此,家長需要客觀理性地看待孩子的現狀,找出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對癥下藥。
做好引導,做好溝通
那么家長如何做好溝通呢?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時,情緒會變得特別暴躁,這個時候,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沖動暴躁的情緒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的障礙,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有的家長在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不聽話時,劈頭蓋臉地罵一頓,這是發泄情緒的一種方法,但是家長卻沒有想過這樣做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也沒有采取行動,最后導致孩子產生這樣的后果。
家長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而不是孩子
當孩子的生活中只有一件事的時候,家長就會失去了耐心,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對孩子發脾氣,甚至動手打孩子,殊不知這樣做只能是傷害孩子。
前段時間網上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8歲的小男孩在地鐵里吵鬧,爸爸沒有耐心,從出口就把孩子的所有東西扔了一地,最后孩子還威脅道:“如果你敢再扔我的東西,我就把你的手機扔掉。”孩子摔門之后,爸爸很快就沖進去,啪啪的聲音狠狠地把孩子的門都砸開了,爸爸并沒有往死里打孩子,而是把孩子抱進了一個黑屋子里,孩子躺在里面,臉色蒼白,什么也沒發生。
這位父親還好幾次情緒失控住了,沖進了屋子里,還不停地罵罵孩子。可是他越罵越激動,越罵越生氣,然后就把孩子的手機扔出了窗外,再也沒打孩子,
只是后悔了,可是自己的情緒也控制不住。
02
孩子雖然不是天生的叛逆,但是他做什么都是錯,就連你走到哪個地方他都能對你指手畫腳,父母的情緒化讓他非常不舒服。所以你為了不讓他暴躁,也盡量避免跟孩子發生沖突。
而且和孩子發生沖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個時候你還要去跟孩子好好溝通,孩子才會聽你的,否則你很容易大喊大叫,甚至摔東西。
然后你一定要學會忍,學會放手。
我知道你在跟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也是很著急的,但是你不能讓自己太多。要學會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再去跟孩子溝通。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其實是很愿意聽你說的,但他得不到理解,你耐心聽完了他的話,他又反感了,因為他的情感也要崩潰了。
這時候你要學會在大吼大叫之前,停下來,想一想,你對孩子吼叫了之后,他有沒有感受到你的理解。
如果你真的想控制自己不要吼叫,那么就不要對著孩子吼叫,試試這幾招,都能管用。
孩子的內心一片空
情緒沒有得到發泄的出口,是會影響到孩子的,甚至是會影響到他的性格。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