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高考考得非常差不想讀書了怎么辦 單純不想讀書 不是為了玩游戲不是懶?
厭學癥管心營回答:
01
順其自然吧。
花費了很長時間,又得不到結果的事情,當然會讓人不想做了。
做不完的題目、考不完的試卷,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是一件很讓人生厭的事情。
不要說你考得差了,就連很多考得很好的同學也和你一樣有很多抱怨。
我們厭學癥管心營也見過很多考入重點中學、名牌大學的孩子厭學。
他們的抱怨和你很像,總體思想就是好像生到這個時間來就是為了讀書,人生多無趣啊。
面對這樣的處境,老師深表同情。
長時間的學習,從小學到高中結束,12年的時間,足以積累很多憤怒,隨后產生嚴重的倦怠感、疲憊感。
這里建議你趁著假期好好休息一下,也好好思考一下學習這件事情。
我們厭學癥管心營是比較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面對這樣的厭學問題,其實可以從組織狀態學進行解答。
一個繁盛的狀態是由活力和學習構成的,一個人狀態好的時候,是學習好,活力也足夠。
活力不夠,學習好,是進步的狀態;活力夠,學習不好,也算是幸福的狀態。
但是中學生比較微妙的一點是,學習不好的時候,往往會受到很指責,把活力也會丟掉。
所以,你的問題看起來是學習的問題,其實要先解決你活力的問題。
你現在沒有活力狀態去學習,就像讓沒有吃飽飯的人去干活一樣是很難的。
02
人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覺得什么都是好的,你以為你的校園生活只有考試,其實并不是的。
校園中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存在,不過這些都是得由你自己去發現,這里就不多說了。
關于學習,很多人痛苦的原因是因為看不到頭,和學業競爭的壓力。
實際上,學習是看得到頭的,只是你可能從來都沒有認真地看待過你手上的書籍,你要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
雖然說學海無涯吧,但是你仔細想想,為了考試而讀的書是有涯的,再怎么考也有考完的一天。
這是我們厭學癥管心營希望能告訴你的一點知識,看起來迷茫的人生,其實都有各自的周期。
你現在所在的周期,就是一個需要學習、儲備知識的周期。
你現在討厭讀書,除了因為學習數量大、考試多的原因外,還有心理包袱太重。
心理包袱為什么重呢?外界的關系造成的,父母的期待、老師的壓力、同學的競爭等等。
你心理有一塊石頭,每天帶著一塊石頭亂跑當然累得不行了,哪里還指望能有精力好好學習?
你學習那么多年,其實你自己心理對你實力也像明鏡一樣。
所以你判斷自己可能達不到理想的目標,那干脆就不學習了。
03
你現在覺得痛苦,是因為你看待學習和考試成績的關系不對。
你可能認為學習就是為了取得一個好成績。
實際上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就好像你今天跑1公里覺得很累,但是你堅持跑10天,你發現1公里就不算什么了。
這是以為你通過堅持跑1公里,把身體的能力鍛煉上去了,1公里就不是困難了。
隨著你的身體越來越強壯,后面你就可以堅持跑2公里、3公里、10公里、半馬全馬……
學習也是如此,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你現在的覺得很難的題目,可能隨著你努力學習,慢慢有了積累,你就會發現以前困難的題目是如此簡單。
這不僅僅是你掌握知識,更是你大腦的思維邏輯、記憶能力得到鍛煉的結果。
所以,我們厭學癥管心營認為,如果你想要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不要想這么多,你先開始做。
狀態也是像這樣積累起來的,你可能現在感覺討厭學習,進入不了學習的狀態,那就從能做的事情開始做起。
當你適應力得到提升,體驗到了一個更加高級的狀態后,你會更加容易解決這種厭學問題。
就像你拿著已經等級很高的角色,去刷低級的副本,解決起來簡直輕而易舉。
而成績在這個時刻,你不用刻意去追求,它就自己就會到來。
高考取得好排序,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