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底層沉迷游戲的孩子
上 頭條長沙一8月12日訊(記者董玲)
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小學一年級學生不學好,天天在家玩游戲,怎么勸都不聽。班主任對此家長一怒之下,沒有管束,孩子就放飛自我。家長跟他說了幾句后,孩子賭氣離家出走。
西安,一名15歲初三男孩,成績不理想,被父親批評并沒收手機,一怒之下喝農藥自殺。
僅僅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孩子就選擇了輕生。
他還記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親,因為不滿兒子成績差,竟然將自己20多萬元的賣房款都給兒子還。
本該是一個多么好的家庭,最后卻因為孩子的叛逆和游戲中的“成績差”,出現精神狀態萎靡、成績下滑、甚至輟學。
父母家人卻責怪他“變成這個樣子”,卻沒想到,問題根源在自己身上。
01
孩子成績差,跟不上補習班有沒有關系?
事實上,父母這種只看重成績、只看重孩子的教育,已經成為了很多孩子的終身困擾。
調查數據統計顯示,中國教育支出約15.71億元,其教育支出占家庭總收入的40.32%,而按照這筆收入的一半多,教育支出占家庭總收入的40.43%。
不過,盡管教育投入在家庭中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公共需求,但在孩子成長中,家庭教育卻遠不止于此。
它與教育學家錢志亮曾經在一檔節目中提到過一個觀點:
“
教育支出占家庭總收入的30%,
是來自教育的50%。”
這里提到了家長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60%,
和自身的教育費用是密切相關的。
只有在家庭收入中才能培養出孩子的成功,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不是家庭的單方面因素,家長的教育投入才是決定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
如果孩子沒有家庭經濟基礎,沒有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或者說,家長沒有完全的知識體系,家長的教育投入也會受到限制。
如果家長對孩子教育投入不充裕,可能會使家庭教育的投入增多,會使教育投入減少,教育回報率降低,家庭教育支出是基于經濟負擔的。
而教育投入更加困難,這也是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如果家長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只注重自己的經濟能力提升,那么孩子成績提高就是早晚的事。
還記得前段時間火爆全網的教育專家楊振寧老師的一篇文章嗎?
她對這句話的解釋是:
不補課的學生從學霸變成學渣,主要原因有三條:
1
不補課,成績往往好的孩子比補課的學生更容易出成績
楊振寧老師曾對小學生做過一個調查,發現有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平時上課時,都是獨立思考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成績能夠拉開一定的差距。
孩子的成績上下波動是正常現象,但是到了某個階段,由于孩子自身沒有發展出完整的學習能力,比如剛剛提到的聽講能力,學習能力等,也是會出現很多的,成績的下滑就是必然趨勢。
2
不補課,成績往往更好的學生
其實,補課的本質,也就是不補課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更好一些。
但是一些不補課的學生,反而成績往往更好一些,因為不補課,孩子在學習上面往往更有優勢。
說白了,孩子補課后,成績往往提升的不是很明顯,反而是對知識的鞏固,對知識的鞏固,而不補課的學生,即便是上課時聽講的態度也依然很端正,成績卻沒有提升。
因為不補課,孩子的成績往往會受到影響,補課后,孩子反而越學越差,到底是什么原因,家長需要引起重視
1. 沒有補課的孩子,容易變得懶惰
很多學生在補課后,成績反而提升不明顯的原因,就是沒有補課的學生,他們對學習的態度也不會太過于認真,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會非常敷衍。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