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可以不背書包嗎??
昨天,小豪媽媽很生氣的在家里吼孩子,讓他去上學。
結果孩子到學校后,書包還沒打開,就開始抱著書包哭。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豪媽媽說:
我覺得,孩子自己上著上著課就不想上學,甚至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才會說“我不想去上學”。
很多時候,孩子這樣說并不是想要“裝病”,而是想要逃避上學。
那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不支持孩子,但需要與他共同承擔“不上學”的后果。
孩子之所以說“不上學”,是因為父母沒有幫他承擔后果。
而且,這個后果是孩子本身無法承受的,因此需要父母的幫助。
很多時候,我們只關注結果,而忽視了過程。
父母的責任也是要調整的,如果自己沒有做好,那么孩子自身的壓力也很難自我調節。
因為,一個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他才能學會自我管理。
而一個對自己負責的孩子,才能更自律。
作者在《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一書中寫道:
吼叫,對于孩子而言,就像是一碗水,是混沌不清的,需要不斷地補充、消磨時光,但只有當它漸漸被沉淀為長期記憶時,才會真正屬于孩子。
那些“懂事”的孩子,內心是孤獨的,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但卻總是遇到困難時,卻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最終選擇用父母的冷漠和無視,讓自己變得更加自卑、脆弱和膽怯。
“懂事”背后,是無法被看見的脆弱
知乎上有一個網友分享過這樣一段話:
他小時候成績很差,但媽媽總是在他面前說:
“你現在這么差,只能靠爸去了。”
他每次都感覺很受傷,備受煎熬,直到有一天,他想不開時,終于大聲哭了出來。
說起來有些扎心,其實,他從小到大,都很乖巧,而且從來沒有叛逆過。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可現在,他變了,變得沉默了。
他在家里每次過生日,我會邀請他去參加生日派對,如果他去參加,我會為他買禮物。
他有時也會找機會出去吃飯,但我不會再額外的給他零花錢,因為我覺得沒有了零花錢他的生活品質可能會變得很空虛。
如果他找不到可以為他兜底的地方,我通常就會建議他寫小說、背書。
我并不想自己像個啰嗦孩子,就像個控制欲極強的老太婆,但我知道他說的都是真的。
后來看到一句話,特別適合兩三歲的孩子和家長們,那就是:
“爸爸媽媽愛你,但不溺愛你。”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說,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不可愛,想罵人、頂嘴、不聽話,但沒錢、沒時間等。
其實當我們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和孩子的溝通,會很順暢。
當我們用耐心和愛去陪伴孩子,去理解孩子,
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溫柔而堅定。
養育孩子,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修行,把自己活成孩子的老師,活成孩子的榜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