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上,兒子邊收拾書包邊說:
“媽媽,有時候我覺得學校就像工廠,而我就是里面的學習機器,每天都在往腦子里灌知識……”
我看著兒子笑了笑,心想:
兒子的語文表達能力越來越好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真讓人欣慰。
可再一想,兒子漸漸長大,不再是以前那個“父母說啥就做啥”的小人兒了。
所以,是時候該和他聊聊讀書的目的和意義了。
1、讀書是追夢的捷徑,學校是造夢的工廠
每年高考臨近,毛坦廠中學都會被大家重新提起。
在那里,學生們每天6點起床12點睡覺,除去吃飯和午休,其余時間都在不停地上課、做題和考試。
對此,有人佩服,也有人質疑嘲諷:“高分低能”“刷題機器”“哪怕考上大學也只是個書呆子”……
每當這時,我都會想起毛坦廠一位老師的話:
同樣是18歲的孩子,有的在毛坦廠讀書,有的在工廠打工。
在工廠里,沒有人逼你學習,更沒有人在乎你能不能上大學、有沒有未來。
你不再被當作一個18歲的大孩子,你只是個合格或不合格的勞動力。
到那時,你就會想念那個曾經折磨你,叫做“學校”的地方了。
考上大學不一定能成功,但卻實實在在地把他們送上了更高的起點。
學校確實像個工廠,但孩子你要知道,這不是剝削人的地獄,而是造夢的天堂!
2、讀書不是唯一出路,卻是最容易的那條
國外一個紀錄片,拍的是一群貧民窟小孩的成長軌跡:
大多數小孩認為讀書無法改變什么,便早早放棄,最終和父輩一樣永遠生活在底層階級。
而有那么一個小男孩,堅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繼而拼盡全力去學習。

最終,他沖破了階級的枷鎖,成為了社會的精英。
白巖松曾說“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不讀書,你拿什么和別人拼?”
對于絕大多數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來說,“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才有未來”的話一點兒不假。
越是沉下心來努力讀書,你就越能學到東西、獲得學歷。
學歷越高,你就能去到更高的平臺,結識更多厲害的牛人,擁有更廣的發展空間。
要知道,學歷不僅僅是一張紙,更是通往理想的入場券。
所以,心有多高,夢想有多大,你就要有多努力地讀書。
3、今天多吃學習的苦,明天才能少遭點罪
過去你還小,對讀書學習沒有概念,只知道這是爸媽、老師的要求。
如今你已長大懂事,爸媽希望你不僅要學,更要理解學習的意義、讀懂我們的苦心。

杭州外賣小哥雷海為,十幾年堅持背古詩詞,最終奪得《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
主持人董卿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孩子,人生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都是你未來的籌碼,都是你上升的墊腳石。
常言道,不吃學習的苦,就要遭生活的罪。
學習雖苦,卻只會苦一陣子;不學習的當下很爽,卻逼著你用一輩子來彌補。
今天你多學一點,將來就能少一些被迫謀生的無奈。
今天你多努力一把,將來就能多一些選擇的權利和機會。
孩子,好好讀書吧,長大后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奮斗的自己。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孩子你一定要記牢!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