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迷你戰士沉迷游戲怎么辦?記者專訪專家 雷俊杰
“游戲防沉迷”是一個誤解
中國游戲產業發展壯大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但很多人忽視了這個目標,有些“游戲防沉迷”是靠限制、限制玩家使用時長、以及一些技術手段,或者誰在規定時間段玩游戲,這并不科學,需要我們科學對待。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游戲防沉迷到底要從哪些方面來著手呢?今天編編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
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原因
首先,網游滿足了未成年人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在心理需求上,青少年需要通過網絡游戲交朋友、建立關系,而網絡游戲是最簡單的社交方式。很多玩家在網絡游戲之中,互相都是“角色扮演”,可以很好地融入到現實生活之中。
其次,網絡游戲的存在本身是合理的,能滿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游戲的存在本身是合理的,在游戲過程中,能夠讓青少年獲得一定的歸屬感,隨著網絡游戲的流行,人們更加關注其存在的價值。而忽視了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網絡游戲也會成為這個群體之間的一種替代性反映。
再次,網絡游戲也能滿足青少年的娛樂和社交需求。它是一種替代性娛樂方式,但不是必需品。每個人都有放松的時候,需要放松的時候,這種娛樂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避免他們過度沉迷于網絡游戲。因此,網絡游戲也需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家長也要正確地引導青少年合理地使用網絡游戲,控制他們的上網時間。
最后,網絡游戲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社交媒體。
網絡游戲是青少年獲得認同感、歸屬感的一種方式。青少年往往是通過贏得別人的贊賞來獲得內心的滿足,他們的“情感”又被稱為需要排名系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這些,他們就會從網絡世界中尋找。
我認為游戲成癮的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
1、從游戲成癮機制的角度看,是否有一些游戲產品的設計本身吸引了青少年。例如,完美世界的設計者會將游戲中的“完美”心理,與自己的性格畫上等號。
2、游戲的社交屬性弱化了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感”,更易沉迷于游戲。例如,在游戲中的成就感,通過在現實生活中的自我肯定來彌補現實生活中的自卑感。
3、從游戲中也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如果孩子有“游戲上癮”的問題,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我把這三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幫助孩子認識游戲的重要性,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每天看電視、玩手機,等到孩子長大了,可以讓孩子適當的接觸游戲。然后與孩子約定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禁止孩子玩游戲。孩子一旦拿起游戲,家長就應該用合理的方法去引導孩子,把游戲中的行為和孩子學習的行為聯系起來,孩子能夠了解游戲的機制,游戲的吸引力,讓孩子也能夠對游戲中的行為進行模仿,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規則,然后家長在這個規則之下雙方都必須遵守。這個規則不可避免,慢慢的,孩子就會習慣于遵守。而且孩子養成了遵守規則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也就會養成了自律的好習慣。
2、嚴格執行,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當孩子的好習慣建立起來之后,家長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讓孩子給自己制定一個嚴格的作息時間,如果到了時間,就必須放下手機,去睡覺,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還有就是讓孩子明白,時間是平等的,為了讓他慢慢的知道,時間是平等的。
3、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內心深處觸動父母
教育孩子,不僅要靠父母,更要靠父母。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做好表率,改掉一些身上的壞習慣,努力去影響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路上,也是育己者不可推卸責任的責任。
如果我們不優秀,不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我們只能把孩子看作是“不成熟的”。
所以我們作為父母,要多陪陪孩子,多看孩子,孩子出現問題,也許并不是我們的錯。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