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寢室同學們都通宵達旦玩游戲,整日機不離手。高中的暑假時間更甚,課業的繁重,來自學校的人際關系日益緊張。而最受同學歡迎的游戲、網課、直播等,卻又成為最受青少年們的“洪水猛獸”,成為最吸引他們的非休閑娛樂的活動。但是,家長在讓學生放松之余,要鼓勵他們多看書,多走親訪友,學習一些網絡小說和網絡應用軟件。同時,學校還要做出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來充實他們的生活。比如,帶他們參加志愿者活動,通過徒步活動等,也讓他們意識到假期的快樂,更有動力去學習。
可以采用“投其所好”的方法,讓孩子體驗到“成就感”,其內在動力也隨之被激發,對學習的欲望也會逐漸增強。因此,假期對于孩子來說,就如同成長路上的一道坎,需要他們鼓起勇氣,邁過去。
除了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家長在假期里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就感,而不是被父母打擊,這種成就感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樊登曾說:“父母最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并且讓孩子知道他這是因為什么而進步。”
想要孩子在學習上有動力,有動力,那么父母就要為孩子提供更多的體驗,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
一旦發現孩子的進步,及時給與表揚,這種體驗會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更加努力去學習,而不是為了獎勵而獎勵。
讓孩子覺得學習是為了獎勵而獎勵,學習帶給他的好處,孩子就會無條件的去做。
3、以身作則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主動去教育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給孩子樹立好的學習榜樣,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父母要做到早睡早起,每天制定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堅持鍛煉身體,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不僅會促進孩子成長,還能讓孩子受益一生。
4、適當對孩子說“不”
“孩子,我說不行就不行!”
這是有個前提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說“不”的場合。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告訴孩子不好好吃飯會挨餓,但是孩子卻偏偏不吃。
父母在說“不”的時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控制。
明明自己對孩子說“不”,但是孩子卻對自己說“不”。
這是因為孩子對自己說“不”時,盡管父母內心很氣憤,但是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威脅。
長此以往,親子之間的隔閡就產生了。
3、巧用“冷處理”,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想要讓孩子改掉拖拉的壞毛病,父母就必須用巧用“冷處理”。
所謂“冷處理”就是家長不要跟孩子硬碰硬,要用事實說話,讓孩子知道拖拉磨蹭是一種壞習慣,就像上面那個孩子,只要養成了好的習慣,一輩子就能擺脫拖拉磨蹭的壞習慣。
而采用“冷處理”的方式,就是讓孩子承擔自然后果,讓他自己明白自作自受的后果,這也是在告訴孩子,這樣做可以解決問題,而不是采取冷處理。
比如孩子學習拖拉磨蹭,讓他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相信孩子下次會有好的轉變。
每一次催促,都在逼迫孩子進步
有些父母,一開始就采用了“冷處理”的方法,看到孩子寫得不好就立刻催促孩子,如果孩子沒有完成,就會對孩子進行指責,這就會給孩子帶來焦慮的情緒。
實際上,換一種方式,將問題描述一遍,孩子往往更能清楚的明白,究竟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才會讓孩子理解自己行為的錯誤,從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
3) 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冷處理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很多家長采取的就是冷處理的方式,對孩子實行冷處理,
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冷處理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你說你錯了,我都聽了”的心理負擔,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會把他們的情緒帶偏。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