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只能玩一個游戲嗎?
答案是否定的。
游戲不可能人人都玩,未成年人沉迷網游的現象也是存在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占比為25.4%。12—16歲的青少年是網癮高發人群。雖然目前尚缺乏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但既往研究顯示,游戲成癮的流行率為0.7%—27.5%。
孩子沉迷網絡6大征兆
產生耐受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網會產生耐受性。最初,孩子可能玩10分鐘就滿足了,之后卻需要越來越長的時間時,說明他可能已經對上網成癮。
對其他事情喪失興趣
如果一個孩子過去很喜歡踢足球、與小伙伴們一起玩或者喜歡爬樹,現在卻對諸如此類的事情喪失興趣,而只喜歡花上幾個小時玩上網,說明他可能已經對上網成癮。
控制力下降
成癮者通??刂屏ο陆怠H绻改笍娦胁蛔屗麄兩暇W,他們可能會有一些不良表現,但不一定是成癮表現。
撒謊
撒謊稱自己沒上網,偷偷將上網帶進臥室或者在其他隱秘的地方玩,又或者通過欺瞞著父母的方式讓自己多玩一會兒,所有這些都是成癮表現。
回避負面情緒
成癮者往往借助藥物或者某種活動和行為避免自己出現負面情緒。上網的孩子如果回避悲痛、壓力或者負面情緒可能是成癮的一種表現。例如,如果你的孩子在和人打架或者和父母爭吵時總是情緒失控,說明他將可能在用這種方式應對負面情緒。
成績下降
成癮者通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玩電子游戲或上網的行為上。如果你的孩子花費大量時間在網上玩游戲,你就很難說服他是否成癮。即使他在成績下降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退步,他也不能說他是不上癮。成績下降也是成癮的表現。如果孩子在成績下降的時候,他更愿意花時間在網上玩游戲,而不是花時間在網上玩游戲。
撒謊
撒謊稱自己沒玩游戲。撒謊稱自己沒玩游戲。
用手機看動畫片。明知故犯了,為了掩蓋事實,撒謊說學校放假,謊稱做作業時查閱資料。
老師教育
學校放假了,有的家長對孩子玩手機的行為表現表示贊同,但也有的家長為了不答應孩子的要求,以各種理由拖延,導致孩子對手機的癡迷。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在心智還未發育成熟的階段,對孩子的自制力的訓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堅持,因此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是很正常的。
而且孩子玩手機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當孩子玩手機玩游戲時家長不需要干涉,但要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否則會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繼而導致孩子的成績下降,家長也難以教育。
讓孩子脫離手機游戲的四個方法:
1. 和孩子制定規定玩手機的時間
之所以孩子不愿意放下手機,就是因為覺得無聊,手機可以用來放松心情,能讓人安靜。所以在家長不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孩子反而更愿意放下手機。
2. 和孩子制定玩手機的時間
如果家長已經發現孩子玩手機上癮,想讓孩子放下手機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制定玩手機的時間。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制定一種玩手機的規則,如果孩子愿意遵守規則,父母可以在玩手機時間上給孩子設置一系列的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定的鼓勵。
3. 和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機的規則
如果父母強制要求孩子放下手機,只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反感。孩子會覺得“你們都玩手機,為什么我不能玩”,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和家長溝通,疏遠父母。
所以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段。
在什么時候玩手機,玩多久,家長一定要把關。這樣不僅能夠和孩子進行時間的約定,還能夠幫助孩子形成規則意識。
制定玩手機的規則,家長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遵守,不要讓孩子覺得這是一個負擔,這樣孩子對于家長的命令產生反感和抵抗。
作為家長也要和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機的時間,同時也要和孩子一起遵守規則,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不排斥家長,同時也能夠讓孩子對于家長產生一種敬畏感。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