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怎么辦
父母要理解他們感受,傾聽他們的感受,不要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們身上,多關心他們,不要總是一天到晚啰啰嗦嗦的,換作你們父母,你們能受得了?
父母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和孩子有著親密無間的關系,但是近幾年來,很多家長咨詢我們的時候都說,和孩子的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了,孩子越來越難溝通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家長長久以來對孩子錯誤的溝通方式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遠。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怎么辦
1、譏諷、挖苦、羞辱:當孩子的表現不符合期望時,有時候父母會在一時沖動之下,以譏諷、挖苦、羞辱的語氣來表達失望,比如責罵孩子:““我就知道你天生就是笨腦袋,不是讀書的料”。
2、宣泄委屈:父母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腦兒向孩子宣泄:“我辛辛苦苦賺錢是為了什么?怎么生出你這種不長進的孩子?”孩子將同時背負自己與父母的壓力,一旦有一天承受不住而爆發,將更不可收拾。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怎么辦
錯誤的教育方式以及與孩子錯誤的溝通方式會帶來哪些后果,家長你清楚嗎?
1、孩子做事被動。家長喜歡嘮叨,主要是教孩子該做什么事、怎么做,或者是不讓孩子做什么事,感覺非常面面俱到。但是這種什么都管的架勢,會讓孩子很被動,等著家長來指揮他們。
2、扼殺孩子責任感。長期被嘮叨的孩子,很容易缺少責任感和獨立意識,變得懶惰、散漫,難獲得個性自由和全面發展。
家長應該怎么和孩子溝通才能增進親子關系呢?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怎么辦
1、把自己變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在和孩子進行交流時,很多家長喜歡用訓斥和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對待幼兒,孩子在家里沒有玩伴,這會讓孩子心里對父母產生一種距離感和恐懼感,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么會敢和爸爸媽媽進行溝通,或對爸爸媽媽提出問題呢?
2、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父母與孩子對談的題材,大部分是來自生活之中,因此培養孩子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等,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孩子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當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的引導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怎么辦
3、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現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愿。在學會傾聽孩子的同時,家長要學會向孩子傾訴。溝通是互動的,是雙方面的。如果家長只一味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會變成一個只喜歡吐苦水、尋求別人幫助卻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幫助別人的人了。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怎么辦
影響親子溝通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家長太焦慮,同時錯誤的教育方法以及溝通方式,雙方缺少邊界,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要想改善親子關系,要建立好邊界,父母控制好情緒,避免過度焦慮,改善教育方式和學習溝通技巧,更好的和孩子平等溝通。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