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教育質量的好壞決定著國民素質的高低,進而影響國家的綜合實力與未來發展。雖說教育制度一直在不斷改革,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和輿論,很多人認為讀書無用,教育不公平,還不如早點去社會上闖蕩。對此,我想說的是,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孩子如果沒有讀過書、沒有文化,拿什么在社會上立足?確定不會被社會淘汰嗎?
中國有句俗語: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棟梁,我們的國家想要復興,靠的是什么?是高科技人才!這些人才從哪里來?不都是從優秀的大學之中而來嗎,難道是去農田里抓一個農夫讓他去做科學研究嗎?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我們國家想要繁榮富強,就必須要讀書!
我從教多年,我常常看到孩子的成績慘不忍睹,想想我上學的時候成績大都尚可,不知是孩子不愿意學習了?還是社會給他們的誘惑太多了?我常常聽到家長向我反映,孩子學習壓力大,對學習不感興趣,不想讀書了…有孩子說“我想去社會上闖一闖,肯定能干一番事業!社會上那么多人沒讀書,還不是照樣成功了!”作為一名老師,每每聽到這種話都非常心寒。確實,三百六十行,行行行出狀元。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讀書卻是最好的出路!
不讀書,你拿什么和別人拼?財富還是智慧嗎?經驗還是人脈?這些你都有嗎?現在的社會現狀,混在最底層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讀過書的,那些成功的人真的是萬里無一!
下面我講一個鮮活的例子:
我遠方的表舅曾經告訴我表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不讀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別的。
如果小學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小學的知識夠用了;
如果初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
如果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梁了;
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知道了嗎?”
表哥說知道了。最終他成功考上了大學,一直讀到博士,進入到華為公司,為國家做著貢獻。
親愛的家長和孩子們,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白巖松對于高考以及讀書的一些看法,他的觀念,我十分贊同!希望大家都好好看看,共勉。





可能有的同學
會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
我的回答是:
“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
我們應該把重心從問“來不來得及”轉到用功學習上來。
有時候你想得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
認準目標就靜下心來干,總會有結果。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無論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的同學們,不要問什么時間夠不夠,什么基礎行不行。
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要從現在開始吃苦,開始用功。
40歲的柳傳志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締造了聯想集團;
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考上北大并打造了“教育航母”——新東方;
經過兩次創業失敗的馬云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書寫了電商傳奇,改變了世界。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斗志;
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斗的勇氣。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的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孩子們,只有你吃得了學習的苦,未來才能不用吃生活的苦。
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告訴孩子,在該讀書的年紀,就要好好讀書,讓以后的人生輕松一些。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