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農(nóng)村,在農(nóng)村經(jīng)常會聽到老人說上學有什么用,長大之后還不是同樣去打工這種話。那么上學跟不上學的人社會地位到底會有多大的差距?

這是之前看過的一個視頻,這個小伙子叫楊鵬,是個九五后,初中輟學后就進了工廠,車間工作室,一個不小心弄傷了手,鮮血直流,可他根本不敢休息,來到醫(yī)務室,簡單貼了個創(chuàng)可貼后,他就繼續(xù)回到了工位干活,為了工資單上的數(shù)字,它多一分鐘都不敢耽誤。其實這是我身邊很多人的寫照,一入工廠深似海,從此自由是路人。工廠里面的基本工資并不是很高,它的高工資都是通過加班得來的。因為訂單的壓力以及掙錢的愿望,他們往往要在白天八小時工作時長后在加班工作到深夜,晚上全體加班四個小時。這就是楊鵬不敢休息的原因。

有些年輕人有時也會反抗一把,當他們覺得工資不滿意或工作太枯燥時,就會立馬走人。但是離開之后呢,只不過是從一個工廠走進了下一個工廠,不斷地跳來跳去,一邊期待著更高的工資,一邊尋找著新的樂趣,但漸漸地迷茫和焦慮。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明白了一個事實,從一個廠跳到另一個廠不是長久之計,玩樂所帶來的快感終究會如云霧般消散。嘗過生活的苦辣,他們也會渴望根本的改變,想更好地生活,更高的社會地位,可他們又沒有什么其他技能,更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什么新鮮的行業(yè)能夠換來錢,明明對現(xiàn)狀不滿,但卻沒有決心去改變,或者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只能不斷徘徊于社會的最底層,直到青春一點點溜走不見。

再說說他們的感情生活,工廠中的青年大多單身。因素有很多,首先是互相看不上,都覺得對方工資很低,無法為以后的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流動性大也是因素之一,今天在這個工廠工作,明天就有可能離開這個工廠去到另一個地方。工廠工人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甚至說有可能覺得這個城市不行,就回老家了。這樣的情感又怎么會穩(wěn)定呢?所以現(xiàn)在每到年關(guān),就是一些工廠年輕人回老家相親的時節(jié)。

還有一類人,他們雖然被困在工廠之中,每日為了一日三餐殫精竭慮,但在生存之余,他們從未停止去仰望天上的月亮,抓住一切可能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不斷為其練習努力,正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終有一日,他們定會逆襲人生,實現(xiàn)自己獨有的人生價值。這似乎也證明了一個問題,雖然他們以前在學校時從未在意過學習,但當他們成長到一定的年齡時,他們又回到了學習的老路。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