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次和老爸聊天中,聊到了我的那些小姑子小叔子們,在得知除了還在上小學的那個以外,全部是大學畢業時,他說:哎呀,在他家就你學歷低啊!
我明白他說這話的意思,對他說,那又怎樣,我一點也不覺得比他們差,當年還不是因為沒錢才沒有去上的。
要不是這次聊天聊到這個話題,要不是這些年為了考一些證書必須有大專學歷,要不是幾次求職中招聘啟事明確最低統招大專學歷,要不是我現在一大把年紀還在為此而浪費時間,那么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和老爸提起這件事了。
但是老爸的回答也真是在我本就后悔的心口上狠狠的割上了一刀,他說:你當時為什么不和我說,如果你說我怎么都會讓你去繼續上學,那點錢我還是能想辦法的。
是的,我知道只要我開口,用他的話說砸鍋賣鐵也會供我讀書,何況現在想想按照老爸的意思,錢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這不是讓我腸子都悔青了嗎?痛恨那時懂事的自己啊,就那樣傻了吧唧的自以為是。
而這種懂事卻并不是他們想要的。
2
我有一個朋友玲玲,高二的時候,哥哥在上大學,家里經濟負擔比較重,父親起早貪黑的干活,也將將只能夠她哥哥的學費生活費。哥哥還得利用空余時間去打工。
她很心疼父親和哥哥,于是就退學了,因為是女孩,在他們的那個鎮子上,讀了高中的女孩就不錯了,比她小幾歲的都出去打工了,所以對于她的退學父母都贊成的,那個家里文化最深的哥哥也沒有勸說妹妹回去繼續讀書。
聽玲玲說哥哥學習一直很努力讀書,品學兼優,畢業后順利去了一家大公司工作,并且沒幾年就開了自己的公司,是他們那個村混的最好的。
而玲玲退學后就到南方的城市去打工了,因為學歷低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每月三兩千的收入。
結婚生子后,負擔更重了,她想著學些技能以便能找個不錯的工作,殊不知一些含金量高的證書對學歷都有要求,于是不得不又上學歷教育的課。
白天上一天班,回家還要帶孩子,又要做家務又要上課,搞的整個人沒有精神氣。
有時聊天我會問她,你后悔當年退學嗎,她說真的挺后悔的,要不是因為心疼父親,以她的學習成績考個大學還是很容易的,哪還用和現在一樣一大把年紀了還的跑去上課。
也許上了大學那命運也和現在不一樣了,也許會遇到優秀的男人結婚。
而哥哥,日后的日子雖然過得風生水起也和她真的沒有太大的關系,也沒給過她什么幫助。
他有他的孩子老婆要照顧,如今分別生活在兩個不同城市的人兩三年不見一次面是常態,也只在她孩子出生時收到個比別人大的紅包而已。
到底當年犧牲自己的意義是什么,隨著年齡的增大她越來越明白了:沒有人感謝她的懂事,因為并沒有人要求她那樣懂事,那只是她的一廂情愿罷了。
3
有這樣一個故事:女孩家里有兄弟姐妹幾個,在那個年代里,不重男輕女的人家很少,女孩的父親也不例外,男孩上學讀書被認為理所當然,而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嘛,還不如早些幫家里干些活,除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外,女孩子遲早是要嫁人的。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讀再多的書是便宜了婆家,浪費了錢財。
還有家里確實窮啊,一家子等著父親掙錢喂飽呢。
所以女孩子初中沒畢業是父親就不讓她讀了,不管她的成績好不好,老師也去家里做了幾次思想工作,父親犯了軸就說:要不你出學費,我就讓她讀。老師一看沒法救,管不了這事。
女孩一看這形勢,你不是倔,不聽勸嗎,留下個紙條說她走了,找個能讓她讀書的人家做童養媳去,不回來了。
父親一開始以為女兒只是開個玩笑而已,沒想到幾天過去,還不回家,就滿大街找,當然找不到了。
后來的結果就是女孩子終于戰勝了她那個倔強的爹,不僅回到學校繼續讀書,還讀完了大學,讀到了碩士,當了醫生。
如今他那個頑固的老爹在和別人講起這段故事時說:我那姑娘那個叫一個倔啊,不讓讀書死活不干,誰成想她還真是個讀書的料啊,還成了醫生,現在都成副院長了。
話里話外那個自豪啊!
顯然這個女孩在當時真是太不懂事了,完全不顧家里揭不開的鍋,只認個死里兒就是要讀書。
然而就是這個不懂事,使她甩了那些懂事的人8條街不止,改寫了命運成就了自己,同時老爹老媽跟著過上了好生活,連看病這最愁人的事都不用發愁,找閨女就行。
而家里也并沒有因為她的上學不去干活就影響了什么,反而因為她的出息所有的人都多多少少占了光,最重要的是她的晚輩侄子侄女們都以她為榜樣,各個出類拔萃。
曾經和她要好的小伙伴,那個懂事聽話的姑娘干了一輩子農活,滿頭的白發,爬滿皺紋的臉上留下的都是歲月的風霜,她早已卻成了領域的專家。
人啊,還是不要太懂事的為好。
4
在很小的時候經常聽大人說誰家的孩子真是太懂事了,去親戚家玩,給什么好吃的都不要,從不在別人家吃飯,好小就會幫大人干活。
聽多了也想成為那個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也想受到表揚,慢慢的成了 那個有些懂事的孩子,在還分不清輕重的年齡里,過早懂事為父母分擔憂愁的過程中,喪失了本該追求美好的未來的能力,如我自己如玲玲,都為這種懂事付出了代價。
反觀那些什么也不顧及,為了自己的目標忤逆父母,叛逆不聽話的孩子最后過的都不太差。
在漫長的人生中不要做傷天害理,殘害他人的事情,不用過多顧及別人的感受,不要為難自己,有些事情照著自己想發去做就是了,不要替別人想那么多,你想的也許別人并不領情,并不需要,或是覺得理所當然,更或者認為你活該可笑。
懂事,有時是好事,但有時真的沒必要,太懂事的人大多比較可憐,我們不要把自己變成那個可憐的人,而是努力讓自己變成想成為的那種人。
過的好,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0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