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研究理論,十歲是兒童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十歲以前,孩子比較聽話,被稱為 “好孩子階段”,父母說什么就做什么,因為在孩子心目中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而十歲以后,孩子會按照自己內心的標準來衡量,也會 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孩子會有強烈的逆反情緒。
很多家長說,我家孩子非常叛逆,說什么都不聽,甚至跟你對著干,怎么辦?孩子叛逆有哪些癥狀表現呢?
1、關注異性;對某個異性存在好感,甚至早戀,但不能區分喜歡與愛的區別。越是禁止的越是激發人的叛逆心理,雖然傳統觀念和教育理念對青春期戀愛的壓制,但青春期的孩子卻對戀愛越發興趣濃厚,有的甚至沖破年齡禁區。關注異性是青春期叛逆心理的一大特點。十一歲的女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2、如果父母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反感甚至厭煩,出現過激行為。
現在的孩子為什么越來越叛逆了?有人說是手機網絡害的,有人說是家里寵的,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呢?
1、家長間不和睦對孩子產生影響。當家庭出現問題,父母感情不和睦,時常發生爭執時,孩子心里討厭,但又覺得無助時。便會以逃避,或以叛逆的行為表現自己的不滿。十一歲的女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2、家長對孩子的不尊重。不夠人與人的相處,是起著相互作用的,好比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家長與孩子的相處也是如此。身為家長,必須注意自己與孩子親子溝通的方式。很多時候,孩子不一定有叛逆心理,可能他說了一句話,父母覺得不滿意,就大聲罵他,孩子受到刺激,也變得大聲對抗,或以沉默的方式抗議,或以其他行為抗議,如摔東西,打架斗毆,離家出走等。久而久之,孩子便會產生一種叛逆的心理。
3、家長沒有把握好管教孩子的時間。管教孩子要趁早,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做父母的就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而不加以糾正他的錯誤。例如:不尊重長輩,什么東西得不到就以鬧、不吃飯等為手段,要挾父母。如果父母讓步,孩子就會錯誤的認為,原來我用這種方法對待父母,父母就會讓步。待孩子長大時。習慣己經養成,要改變也不再那么容易十一歲的女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孩子叛逆會帶來哪些危害和后果,家長你清楚嗎?
1、叛逆心理增強。在叛逆期,如果家長一味壓制,或是想通過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么,十有八九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強。
2、當孩子有了錯誤的堅持,會出現偏激的行為或者不正確的行為。大多數的叛逆是針對正確要求而產生的,會讓孩子產生壞的情緒,慢慢的形成不良的習慣。有時孩子不能理性的處事,從而導致了心理上的極端,容易傷害到他人。有叛逆心理的孩子不能聽從老師和家長的教悔,從而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緊張。十一歲的女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面對孩子叛逆,家長應該怎么做?
1、家長可以與學校的老師取得聯系,詢問孩子在學校的各方面的表現,再結合家中的情況,與孩子進行溝通,初步判斷一下他的情緒壓力,主要來自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再次給孩子施加壓力,強迫他“馬上想辦法解決問題”或是“恢復正常”。
2、在逆反期內,家長不要跟孩子斗氣較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尊重孩子,發揚家庭民主,多聽各方意見,給孩子辯解的機會和改錯的時間,不要以家長的“威嚴”壓制孩子,降服孩子。十一歲的女孩子叛逆期怎么辦
3、要把握好愛的尺度。改掉一個不良習慣,遠比養成一個好習慣困難得多。在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的過程中,家長需要適時的把握好愛的尺度,應該多從情感上靠近,心靈上溝通,方法上變通。給孩子恰當的愛。如果孩子實在頑性不改,給他一些適度懲罰。說服教育并非是教育的唯一手段,必要的懲戒還是需要的。
孩子叛逆除了自身沉迷手機網絡等原因外,家長的教育方式溝通技巧,與學校老師的溝通相處,與周圍的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要想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也需要從孩子自身、父母教育、師生關系處理、環境調整等全方位進行調整。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