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是一場偉大的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以低劣裝備將以美國為首的十七國聯軍打到了板門店談判桌上。高烈度戰爭中,雙方均付出了慘重代價。不大的朝鮮半島上,最多時雙方集中了200多萬軍隊浴血廝殺,那么雙方死傷比例是多少呢?
慘烈的朝鮮戰爭
真實數字或許永遠無法統計清楚,對此有三個數據:一個是我方和朝鮮數據,二是美韓聯軍數據,三是聯合國數據。
我方數據:志愿軍傷亡405,000人,被俘和失蹤25,600人;美國聯軍傷亡398,000人,南韓667,000人。
美國和西方數據:美軍傷亡164000人,韓國844,000人,聯軍其他國家14800人。
聯合國數據:美軍傷亡26萬人左右,韓國軍隊114萬,中國軍隊65萬左右,北朝鮮軍隊40萬左右。
十七國聯軍參戰國家:美國,南韓,英國,法國,比利時,土耳其,泰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塞俄比亞,新西蘭,哥倫比亞,希臘,菲律賓,荷蘭,盧森堡,南非。
朝鮮戰爭結束后,我軍被俘虜的2萬多人,為何有14,220人去了臺灣而不愿回大陸?最終回來的只有7000多人?
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簽訂后,中美兩國就開始戰俘遣返工作展開了談判。戰場上,我軍共俘虜7140名美軍 ,但也有2萬多人被俘虜。當時我方根據日內瓦公約要求對戰俘全部遣返,但美國卻堅持以人權為借口提出“一對一遣返”和“自愿遣返”,就是戰俘根據自己意愿選擇返回。
這對咱們明顯吃虧,因為我們戰俘要多過美軍三倍,于是同意了自愿遣返原則。但出于以下幾個原因最終只有7000多人選擇了回國,14,220人去了臺灣。
1,志愿軍戰俘中大多為原國民黨軍隊投誠起義過來的,對新中國忠誠度遠低于國民黨。
2,在交換戰俘問題上,臺灣蔣介石也摻雜了進來,搞了很多小動作:譬如在戰俘中大量安排國民黨特務;在美軍掩護下給志愿軍戰俘洗腦,通過威逼、利誘、恐嚇、打殺等手段,導致了一些意志不堅定者選擇了臺灣。
3,斷其后路辦法。在志愿軍戰俘身上刺下“反共抗俄”紋身,是想,帶著這樣的標記怎么回國?
4,高壓策反。美軍對愿意回國的我軍戰俘采取斷糧、斷藥、斷水等卡脖子手段逼迫他們“站隊”,不同意者進行迫害。多年后統計,僅釜山第一和第三戰俘收容所,就有300多名志愿軍戰俘被打死打傷。就連參加停火協議的美國海軍上將特納.喬伊都說:“那些想回大陸的共產主義囚犯,要么被打傷要么被殺害。”
5,利用戰俘中變節分子策反其他戰俘人員,對不愿去臺灣回國者實施殺一儆百。譬如叛徒李大安:李大安原是志愿軍卡車司機,1951年開車投降美軍,為美國人充當打手。戰俘甄別工作開始后,李大安帶著國民黨特務先后殺害數十名不愿去臺灣志愿軍。后李大安被蔣介石派回大陸當特務,剛落地就被抓獲,隨即被處死。
在遭受種種非人待遇后,14,000多人最終選擇去了臺灣,但事實上命運又怎么樣呢?發給的土地證卻沒有土地分給他們,多數人被補充臺軍中,到老基本還是光棍一條,最后大多在榮民村度完了余生。
作者論鑒@今日頭條歷史領域創作者
文章只屬于個人觀點,不代表今日頭條
參考資料:《東方》《最后的戰斗》《朝鮮戰爭》《割裂世紀的戰爭》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