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小花開學就是初三的學生了,今年暑假由老家轉來城陽的學校讀書。假期里小花有時也會有胸悶、心慌等身體不適的癥狀,去醫(yī)院做了檢查沒有查出什么問題。可開學后,她無法正常在課堂讀書,一到教室里就會感到胸悶、心慌、憋氣,甚至會有窒息感,實在太痛苦了,只能逃離回家。爸媽理解不了,以為小花不愿上學找的理由,可小花說不是的,表示自己愿意上學讀書。眼看著落下的課程越來越多,爸媽沒有辦法只好帶小花來到城陽人民醫(yī)院心理門診就診。經過崔孝菊心理醫(yī)生的仔細問診和心理檢測,小花被診斷為“適應障礙”。
無獨有偶,小花就診的當天下午,15歲的果果也因不想上學被班主任老師帶來心理門診。她是高一新生,家在幾百公里之外。開學一個多月,她每天心情都不好,對什么都沒興趣,動輒哭泣,睡眠也不好,想家想爸媽,一門心思要退學回家。因為疫情原因爸媽不能來學校看她,只好委托班主任老師帶果果來心理門診求助。果果也被診斷為“適應障礙”。
什么是適應障礙?適應障礙有什么表現(xiàn)?患有適應障礙應如何治療?今天,城陽人民醫(yī)院心理咨詢醫(yī)生崔孝菊來和大家說說適應障礙的那些事兒。
什么是適應障礙?
適應障礙是指在明顯的生活改變或環(huán)境變化時產生的、短期的和輕度的煩惱狀態(tài)和情緒失調,常有一定程度的行為變化等,但并不出現(xiàn)精神病性癥狀。典型的生活事件包括居喪、離婚、失業(yè)或變換崗位、遷居、轉學、患重病、經濟危機、退休等,發(fā)病往往與生活事件的嚴重程度、個體心理素質、心理應對方式等有關。
適應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
發(fā)病多在應激性生活事件發(fā)生后1-3個月內出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包括抑郁心境、焦慮或煩惱,感到不能應對當前的生活或無從計劃未來,失眠、應激相關的軀體功能障礙(頭疼、腹部不適、胸悶、心慌),社會功能或工作學習能力受到損害。有些患者可出現(xiàn)暴力行為,兒童多表現(xiàn)為尿床、吸吮手指等。
成年人多見情緒癥狀,以抑郁為主者,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自責、無望無助感,伴有睡眠障礙、食欲變化和體重減輕,有激越行為;以焦慮為主者,則表現(xiàn)為焦慮不安、擔心害怕、神經過敏、胸悶、心慌、呼吸急促,窒息感等。青少年以品行障礙為主,表現(xiàn)為逃學、斗毆、盜竊、說謊、物質濫用、離家出走等。兒童適應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尿床、吸吮手指等退行性行為,以及無故軀體不適等含糊的軀體癥狀。
適應障礙的治療
適應障礙的病程一般不超過6個月,隨著時間的推移,適應障礙可自行緩解,或者轉化為特定的更為嚴重的其他精神障礙。因此,適應障礙的治療的根本目的要放在幫助患者提高處理應激境遇的能力,早日恢復到病前的功能水平,防止病程惡化或慢性化。
治療重點以心理治療為主,心理治療主要是解決患者的心理應對方式和情緒發(fā)泄的途徑問題。治療首先要評定患者癥狀的性質與嚴重程度,了解誘因、患者的人格特點、應對方式等因素在發(fā)病中的相對作用,應注意應激源對患者的意義,主要采取一對一心理咨詢、家庭治療和社會支持等方式。
藥物治療只用在情緒異常較為明顯的患者。藥物治療的作用是加快癥狀的緩解,為心理治療提供合適的環(huán)境。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抗焦慮藥物和抗抑郁藥物等。以低劑量、短療程為宜。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心理治療應該持續(xù)進行,特別是那些恢復較慢的患者,更為有益。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