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后,同學們都要開始學習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了。
三角函數(shù)總共分為六個:
- 正弦(sin)、余弦(cos);
- 正切(tan)、余切(cot);
- 正割(sec)、余割(cosec)。
很多學生學完后的感覺就是一個字——繞。
這六個三角函數(shù)的彼此關系確實太繞了。今天【十次老師】就為大家深扒一下它們。
名字來源
正角和余角
- 正和余的命名原則:
在單位圓中,角AOB為正角;角BOE為余角。這兩個角互余。劣弧AB為正角AOB所對的弧,我們稱為正弧,同理余角BOE所對的弧為余弧。 - 弦、切、割的命名原則:
- 弦的理解
連接兩個定點線段
弦的理解
- 切的理解
沿著邊緣切
- 割線的理解
割開分割的含義
在單位圓中表示正余 弦切割
正弦 正切 正割
余弦 余割 余切
由這幾個長度可以分別構造出兩個三角形,我稱呼他們?yōu)檎侨切魏陀嘟侨切?。如圖:
正角三角形和余角三角形
這個兩個三角形彼此相似。
有相似性可推出:
半徑(1):余切 =正切:半徑(1)【正切余切互為倒數(shù)】
由勾股定理可推出:
正切的平方 半徑(1)的平方 = 正割的平方
余切的平方 半徑(1)的平方 = 余割的平方
三角函數(shù)大一統(tǒng)圖
本文圖形采用GeoGebra繪制
編寫不宜,希望各位看官們,隨手點個贊。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wǎng)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