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的語文習題開始涉及到語法,但這方面的內容老師還沒有開始講,這就有點難了,只好自己先找找相關的資料,整理的先讓孩子簡單學習下吧,把整理出來的資料放過來,需要的家長朋友有需要的可以參考。
一、口訣
主謂賓,定狀補,主干枝葉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謂賓,枝葉成分定狀補。
定語必在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后補。
狀語有時位主前,逗號分開心有數。
二、標記方法
主語為雙橫線
謂語為單橫線_________
賓語為波浪線
定語為圓括號()
狀語為方括號 []
補語為尖括號 <>
(定語)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定語)賓語 <補語>
三、講解
1、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說明是誰或什么。表示句子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是執行句子的行為或動作的主體。有的語法書也稱主語為“客體”或“受體”。
如“我寫字”中的“我”,就是主語,它做出“寫” 這個動作。“寫”則是謂語,而“字”是接受謂語“寫”這個動作的對象,它因此被稱為賓語,
又如”花死了”中的”花”就是主語,”死了”即是對主語”花”的陳述,所以是謂語。
2、謂語是表明主語怎么樣、有什么性質、處在什么狀態等等,是用來陳述主語的由常常有動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形容詞型短語,名詞、名詞性短語,主謂短語充當謂語。
例如: 他們正在排練節目。(排練,動詞作謂語)
山上的樹又綠了。(綠,形容詞作謂語)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靜悄悄,形容詞短語作謂語)
3、賓語是動作、行為的對象,是動作的承受者。賓語由名詞、代詞、不定式或相當于名詞的詞、短語來擔任。當然,也可以由一個句子來充當,稱之為賓語從句,所以一個句子中不一定只有一個賓語.
4、定語是用來限定、修飾名詞或代詞的,定語是對名詞或代詞起修飾、限定作用的詞、短語或句子,漢語中常用‘××××的’表示。
5、狀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
例句: 他[已經]走了。
咱們[北京]見。
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科學[終于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
6、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連帶成分,述補結構中補充說明述語的結果、程度、趨向、可能、狀態、數量等的成分。
四、“的”、“地”、“得”和定狀補的關系
在漢語中,“的”、“地”、“得”是三個不同的助詞,它們分別用來連接定語、狀語和補語。
“的”用于連接定語和中心詞。定語是用來修飾名詞的成分,它告訴我們名詞的特征、性質或歸屬。例如:“可愛的小貓”,“可愛”是定語,修飾中心詞“小貓”。
“地”用于連接狀語和動詞或形容詞。狀語用來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它告訴我們動作或狀態發生的方式、時間、地點等。例如:“快速地跑”,“快速”是狀語,修飾動詞“跑”。
“得”用于連接補語和動詞或形容詞。補語用來補充說明動詞或形容詞的結果、程度等情況。例如:“跑得快”,“快”是補語,補充說明“跑”的結果。
需要注意的是,這三個助詞在口語中有時可以省略,但在書面語中,為了使句子更加準確和規范,通常需要根據它們的作用來正確使用。
五、例句
1、我們 [努力] 學習 文化課。
“我們”是主語,“努力”是狀語,“學習”是謂語,“文化課”是賓語。
2、我 [在荷塘邊] ,看著 (那)(一朵朵)(粉紅色的)荷花 。
“我”是主語,“在荷塘邊”是狀語,“看”是謂語,“那”、“一朵朵”、“粉紅色”這三個詞是定語,是修飾限制賓語“荷花”的。
3、他 激動 得跳了起來。
“他”是主語,“激動”是謂語,“跳起來”是補語。補語是補充說明謂語的。
4、一片片 綠色的 荷葉 靜靜地 鋪展 在池塘里。
“一片片”和“綠色”都是定語,“荷葉”是主語,“靜靜”是狀語,“鋪展”是謂語,“池塘里”是補語。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