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共享單車。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從“新四大發明”看中國式創新
網購、支付寶,改變了民眾的消費模式和支付習慣,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高鐵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總里程已經超過2.2萬公里位居全球首位;共享單車短短一年時間就從上海一地發展到全國大街小巷,顛覆了人們對騎行的傳統認知……“新四大發明”,不僅開啟了人們全新的生活方式,更是我國科研投入持續增加、“創新發展”理念不斷深入的結果。
技術帶來的創新,往往對接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滿足和引領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一經推出便能迅速打開市場、贏得認可。“新四大發明”中,除共享單車外,支付寶、網購和高鐵都不是中國首創,但中國率先將這些發明創造融會貫通并再次創新,進而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達到了科技以人為本的目的。以高鐵為例,中國高鐵在前期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后再創新,從最初的系統集成創新,再到完全自主創新,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鐵路科技的集大成者。一個國家綜合的國力,不僅體現在科技發展的水平,同時還代表著經濟實力以及其他運營管理方面等等,一條高鐵實際上涉及很多行業,冶金、機械、電子、化工,還有計算機信息化等。一定意義上來說,以“新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創新產品和服務,代表著融入新產業變革背景下的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
實際上,“新四大發明”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形成的一個合力,它不僅是科學技術的偉大創新,更是我國綜合國力、經濟實力不斷提升,重視創新驅動的體現。如今的中國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很多人卻常常感覺不到變化的過程。其實道理很簡單,很多變化都是一點一點漸進的,生活在其中的我們反而不如初來乍到的外國人體會之深。外國人眼中的“新四大發明”,不僅改變了國人的吃穿住行,也給外國朋友帶去了更好更便利的生活體驗,這不僅是對國人生活方式的認同,更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一種認可。不知不覺中,“新四大發明”不僅彰顯了中國魅力,提升了國際影響力,其產生的影響和意義更為深遠。(蘇怡)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