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貿】交易,交換,兼指買和賣。例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例2、味視他圃尤勝……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輸直。夜織屨……人爭貿之以饋遠。(味道比其他菜圃更好……菜販加倍獲利而且賣得很快,常常提前交付定金預訂。他晚上編織草鞋……人們爭著買來饋贈遠方親友。)
【每】常常。游手之徒,托名皇帝仆從,每于關津都會大張市肆,網羅商稅。(2007重慶卷,游蕩不務正業的人,假托皇親國戚手下之人的名義,常常在關卡渡口都市大設店鋪,并搜羅商稅。)
【昧】①暗,昏暗。路幽昧以險隘。 ②遇昧,糊涂。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人不遠千里,將有為乎? ③冒,冒犯。昧死以聞。
【氓】民,百姓。茲土雖遠京師,吾等亦天民。(我們這地方雖然遠離京師,但我們也是天子之民。)
【縻】①束縛。 ②拘禁,拘留。余羈縻不得還。
【靡】 ①倒下。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退卻,敗退。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③無,沒有。例1、號呼靡及。 例2、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④浪費,耗費。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慜】擔心,憂慮。父母愍其如此,欲加優饒,而夙興夜寐,無暫懈也。(父母擔心他(怕他用功過分),想讓他輕松一些,但他早起晚睡,沒有一點松懈之意。)
【名】說出,說明。莫名其妙。
【牧】統治,治理。例1、寇恂文武備足,有牧人御眾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內太守,行大將軍事。(2006天津卷,寇恂文武兼備,有統帥之才,派遣守河內的人非他莫屬。”于是授寇恂河內太守職,掌管大將軍事務。) 例2、管子對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2011山東卷,管仲回答說:“凡治理人民,一必須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罰恐嚇,四是不用強力禁制。注意這四點,就可以治理好了。”)
N
【囊】 ①口袋。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②塞 住。布囊其口。
【曩】從前,以往。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內】通“納”。①進入。其余盡以次內虎穴中。(2010四川卷,)②讓……進入。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逆】①迎,迎著。與“送”相對。目逆而送之。(《左傳》)
②迎接。宣公如齊逆女。(《左傳》)
③迎戰,迎擊。例1、是歲,鎮州大旱、蝗,重榮聚饑民數萬,驅以向鄴,聲言入覲。高祖遣杜重威逆之。(2007全國2卷,這年,鎮州大旱,又逢蝗災,安重榮聚集幾萬饑民,驅趕著奔向鄴地,聲言攻入朝廷。晉高祖派杜重威迎擊他。)
例2、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2008廣東卷,太守率領士迎面痛擊,又打敗杜弘。)
④迎降,投降。將軍逆操,不可也。
⑤預先。凡事如是,難可逆見。(《后出師表》)
【年】收成,年景,豐年。例1、是歲,大有年。(2010安徽卷,意義同“歲”“穰”。) 例2、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2005遼寧卷,陛下以最高的道德承受天命,上天以豐收來顯示祥瑞。)
“有年”:①豐收;年成好。五谷皆熟,為有年也。(《榖梁傳·桓公三年》) ②猶言多年。弟子事先生于茲有年矣。(韓愈《進學解》)
【寧】 ①省親。吾妻歸寧。 ②難道,哪里。例1、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例2、皆暮至朝去,寧有顧惜心耶?(2005浙江卷,(賓客)都是晚上到達早上離開,難道會有愛惜之心嗎?)
【佞】才能,才智。寡人不佞。
【駑】才能低下。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邪。
【女】①通“汝”。 ②嫁給,出嫁。
O
【毆】通“驅”,驅趕,驅使。今毆民而歸之農。
P
【葩】花。
【畔】 ①田界,旁邊。被發行吟澤畔。 ②通“叛”。寡助之至,親戚畔之。③違背。因思余于書,誠不異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2006江西卷,于是想到我對書(的癡迷),確實同劉伶對酒沒有差別,正擔心剛發誓隨即就要違背。)
【披】閱讀。累有相示,別令收貯,然未一披。(2006上海卷,(有人)屢次(把他的文章)給我看,(我)另外讓人收藏起來,但沒有讀過。)
【聘】①訪問,特指國與國之間派使者訪問。②聘請,延請,招請。
【頗】①少許,略微。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 ②很甚。是日風靜,舟行頗遲。
【仆】①倒下。衛士仆地。蹶仆。 ②自我的謙稱。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Q
【戚】 ①兵器,大斧。執干戚舞。 ②憂愁,悲傷。貌若甚戚者。
【欹】傾斜。 (梅)以欹為美,正則無景。
【啟】 ①開,打開。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②陳述,稟告。例1、堂上啟阿母。例2、山濤領選,啟武帝曰:“嵇紹賢侔郤缺,宜加旌命。”(2008寧夏海南卷,山濤主管挑選官員,啟奏武帝說:“嵇紹有賢能,應當加以表揚征召。”)
【乞】①乞求,討取。因乞李氏以歸。(2005湖南卷,于是向李氏討取(這部書)回家。)
②請求。例1、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2010山東卷,申甫到了或隱居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時遇見的那個道士,請求學習他的兵法,用對待老師的禮節侍奉他。)
例2、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2011新課標卷,何灌來到,請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命令他把守西部邊角。)
例3、有運餉官以棄運走,道死,其孫以賄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2011安徽卷,有個押運糧餉的官員因為放棄押運逃跑,在路上死了,這個官員的孫子通過行賄請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訓斥并且趕走了他。關鍵詞“以(棄運走)”、“道”、“死事”、“退”,分別譯為“因為”、“在路上”(名詞作狀語)、“為公事而死”、“讓……退下”。)
③給,給予。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傷仲永》)
【起】出身。上將立章獻后,迪屢上疏諫,以章獻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獻深銜之。(2009廣東卷,皇上將立章獻為皇后,李迪屢次上疏勸諫,因為章獻出身寒微,不可母儀天下,章獻深深地痛恨他。)
【訖】①完畢,終止,結束,盡。例1、用訖再火令藥熔。例2、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馀燼,敢與日月爭明邪!(2010全國Ⅰ卷,上天已經要終結你們元朝的命,我們明朝確實要取代你們。你們(元朝)就像火把將要燒完,怎么敢和太陽月亮(一樣的明朝)爭奪光明呢!注意“既”“訖”“實”“馀燼”“敢與日月爭明”的翻譯。)②最終。(這兩個用法同“竟”)
【迄】①至,到。迄今。 ②最終,終究。例1、控穴發石,靡計不施,迄無濟。例2、眾相顧,迄無應者。(2005湖北卷,大家互相看著,最終沒有應戰的人。)
【愆】
【倩】①請,請求。誠愀然便去,移時,懷餅來食兄。兄問其所自來,曰:“余竊面倩鄰婦為者,但食勿言也。”(2008山東卷,張誠聽了以后很難過地走了。過了一會兒,他懷揣著炊餅回來了,并拿出炊餅給哥哥吃。哥哥問他炊餅是從哪里來的,他說:“我從家里偷了些面粉,請鄰居家的婦女烙的。你只管吃,不要說出去。”)②使。倩人啟瞼撥視,則睛上生小翳。(使人翻開眼皮仔細察看,原來眼睛上生出了一塊小小的脂膜。)
【竊】 ①暗中,偷偷地。窺父不在,竊發盆。 ②謙詞,私下,私自。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
【寢】①丑陋。時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寢。
②停止,擱置。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2008全國2卷,陛下雖然想要偏袒我,面對秉筆直書的史臣怎么辦?”皇上不能改變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擱置了。)
【罄】盡。磬竹難書。
【趣】⑴通“促”。 ①督促,催促。例1、巫嫗何久也?弟子趣之。 例2、(江公)即馳書告臺省趣發餉。(2011重慶卷,江公立即派人騎馬送信稟告臺省催促發餉。)
②急,趕緊,趕快。例1、趣執之,無使得遁。例2、賊非吾主敵,盍趣降!(2010新課標卷,賊兵不是我主上的對手,為何不快點投降!)
⑵通“趨”。 ①往,趨向,奔向,奔赴。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蹶,挫敗。)
趣舍:例1、雖趣舍萬殊。 例2、見318頁
②通向。
⑶志向。先生之說,誠可謂苦藥良針矣,然猶未達仆之微趣也。(2003北京卷,先生的話,真可以說是苦口良藥,但還是沒有完全了解我內心的志向。)
【趨】①奔向,奔赴。遂微服單馬數仆,不持尺刃,間關林壑百里許,直趨賊所。(2010重慶卷,(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獨自騎馬帶幾名仆人,連短刀也不拿,輾轉山林溝壑百來里,徑直奔向賊寇的住地。)(同“趣”。) ②通“促”,督促,催促。③通“促”,急,趕緊,趕快。
【渠】第三人稱代詞,他。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券】①地契。②借據,債務憑證。能償者捐其息,貧者立券還之。(2009江西卷,如果有人能償還,不要他們還利息;如果是貧困的人,立即把借據給他們(不要他們償還了),并且說:“不要讓我的子孫為追索借貸讓你們受苦了!”)
【闕】 ①指京城、朝廷或皇宮、宮殿。例1、即伏闕上。 例2、東海吏民思均恩化,為之作歌,詣闕乞還者數千人。(2007全國卷,東海郡的官吏百姓思念宋均的恩德教化,給他作贊歌,數千人到朝廷請求讓他回來。)例3、及下廷尉詔獄,平原吏人奔走詣闕訟之。弼遂受誣,事當棄市。(《后漢書》等入了廷尉府的監獄,平原吏民前往朝廷申訴。史弼受了誣陷,被判棄市。)
②減損,虧損。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③空缺。上都留守闕,宰相擬廷臣以十數,皆不納,帝顧仁杰曰:“無以易卿者。”(2007四川卷,上都留守(職位)空缺,宰相擬定的朝臣要用十來計算,都不被(皇帝)采納,皇帝看著賀仁杰說:“沒有什么人能夠替代你。”)
④通“缺”,缺點,缺失。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出師表》)
R
【穰】①豐收,莊稼成熟。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②人口眾多,興盛。長安中浩穰,于在三輔尤為甚。
【攘】①排除,排斥。攘除奸兇。 ②偷盜,竊取。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③侵奪,奪取。南夷相攘,使邊騷然不安。④擾亂。此四君者,皆小有過而莫之討(譴責)也,故至于攘天下。⑤揮動。或勸脫脫曰:“王公素負重名,不可害。”脫脫攘臂曰:“今雖孔圣,義不得存。”(2010全國Ⅰ卷,有人勸脫脫說:“王先生久負盛名,不能殺。”脫脫手一擺說道:“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沒有情面可講。”)
【讓】①責問,責備。例1、封以其屬斗,不勝,走如魯。齊人以為讓,又去魯而如吳。(2005北京卷,慶封憑借他的屬下同景公交戰,未能取勝,就逃到魯國。齊國就這事責備魯國。慶封又離開魯國進入吳國。)
例2、漢嘗出征,妻子在后買田業。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2008江蘇卷,吳漢曾經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兒女在后方購置田地產業。吳漢回來,責備她們說:“軍隊在外,士兵供給不充足,為什么買那么多田地住宅呢?”)
②推辭,拒絕。例1、眾議屬二君,且已白鄭王矣,二君其無讓。(哈三中2010高三10月考,大家的意見是請你們兩位(撰寫碑文),而且已經稟報給鄭王了,希望二位不要推辭。)例2、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③亞于,比……差。閣兒雖小,其間趣(情趣)不讓林泉。
④謙讓,禮讓。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其余略)
【稔】豐收,成熟。天成、長興中,天下屢稔,朝廷無事。(2005遼寧卷,天成、長興年間,天下連年豐收,朝廷無事。)
【榮】草木開花。朔漠則 桃李夏榮。
【冗】①閑散。冗官。②繁雜,多余。冗長,冗雜。冗費。③忙,繁忙。知君束裝冗,不敢折簡致。(束裝,整裝;折簡致,寫信邀請。)④平庸。
【縟】名詞:①形聲字。從糸(mì),辱聲。本義:繁密的彩飾。②通“褥”。褥子。芳縟,華麗的褥墊。
形容詞:①繁多。縟采,文采繁雜。比喻雕琢文章。縟禮,繁復瑣雜的禮節,引申為厚禮,優禮。
②煩瑣;對…闡述過詳或過細。文有粗縟。(《周禮·大宗伯》)又如:縟禮煩儀(煩瑣的禮儀);繁文縟節
③比喻義,文辭華麗。而其弊常豐縟而寡實。(2006湖南卷,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詞藻華麗缺少實際內容。賦分點:而:表示轉折,但是。弊:弊病。縟:繁密的彩色裝飾,這里根據語境翻譯為文辭華麗。寡:指少。)
S
【色】容貌,容顏。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芟】①割草,除草。②消除,除去。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
【贍】 ①供給,供養。皆以贍九族。 ②足,足夠。例1、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例2、彼非不欲多負,力不贍也。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賤其值。(2005北京春招,他們不是不想多背,而是力量沒有那么大。我的力量是別人的五倍,但吃飯并不比別人多,所以把價錢壓低了。)
【善】同意,贊同。泚善之。廷玉陰欲耗其力,則諷泚出金幣禮士。(2008四川卷,朱泚贊同他的建議。廷玉暗中想消耗朱泚的力量,就勸朱泚拿出財物禮遇士人。)
【殤】未成年而死,夭折。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
【觴】①酒器。引壺觴以自酌。②飲酒。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迎接)而觴之于廟。③罰酒。
【少】 ①稍微,略微。太后之色少解。 ②約略,大致,大概。觀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見其為人矣。(2011福建卷,(我)體察李維肅給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據(此)約略看出他的為人。應補出省略的主語“我”。本題的難點為虛詞“以”字的用法,可譯為“憑、根據”等。“少”為通假字通“稍”,可譯為“約略、大概”等。)③輕視,指責。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不論古時還是現代,人們議論進諫,往往贊成諷諫,貶低直諫。)
【紹】繼承。遠紹絕學,流風未遠。(2011湖南卷)
【涉】經歷。人不涉難,則智不明。(2009湖南卷,人不經歷磨難,智慧就不明達。)
【攝】代理。為震威城兵馬監押,攝知城事。(2009海南寧夏卷)
【懾】畏懼,害怕。未嘗見天子,故振懾。
【赦】①赦免。②減免租稅。可時赦,勿收民租。(同“蠲”)③寬免,寬恕,饒恕。一坐軟弱不勝任免,終身廢棄無有赦時,其羞辱甚于貪污坐臧。慎毋然!(2010四川卷,一旦因為軟弱不能勝任(職務)而被免官,就會終身被棄置不用,沒有寬免的時候,這種羞辱比犯貪污罪還要嚴重,千萬不要這樣! 注意:一:一旦;坐:因為;廢棄:被棄置不用;甚于:比……還重要;然,這樣。)
【審】 ①詳細,周詳。審視之,巨身修尾。 ②仔細觀察,考察。故審堂下這陰,而知日月之行。 ③深知,清楚了解。審音律。。 ④確實,確鑿。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
【繩】①按法律處置。有飛騎犯法,善才繩之。(97全國卷,善才,人名。,繩,不能譯成“捆綁”。) ②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1999上海卷,“繩墨”作規矩、法度。)
【省】①察看。皇帝春游,覽省遠方。
②檢查反省。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③看望,探望,問候,探視。北平陳了燦省兄河南。
④知道。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2006江西卷,婢女送來酒和茶,都記不得端來喝。)
⑤減少。言茶鹽利害,省州縣之役,皆稱旨。(2004浙江卷,(許逖)陳述茶制和鹽制的利弊,減少州縣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蠲,減免,除去。)
⑥朝堂。紹雖虛鄙,腰紱冠冕,鳴玉殿省,豈可操執絲竹,以為伶人之事!(2008寧夏海南卷,我雖然淺鄙,身穿朝服,在朝廷上談論時政,怎么可以手持樂器,來做伶人的事情呢!)
【施】①好處,恩惠。未報秦施,而伐其師。②設置,安放。傍行八道,施關發機。③用,使用。靡計不施,迄無濟。
【食】 ①給……吃,招待,宴請。殺雞為黍而食之。 ②飼養,喂養。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識】①記住。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陜西省西工大附中2010屆高三第六次適應性訓練,當時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私下記住他們了。)
【矢】①箭,箭頭。城上矢如猬毛。 ②發誓,通“誓”。矢志不移。
【市】買或賣,交易。竊以為君市義。
【視】 ①到職辦公。視事(任職)三年。
②比,比較。例1、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例2、蓋當時視他驛為壯。(2005浙江卷,(褒城驛)在當時比其它驛站更為壯觀。“蓋”是句首語氣詞,不譯。)
③和……一樣。改綿州羅江令,其治視益昌。(浙江省2010屆高三第二次五校聯考,改任綿州羅江縣令,他的政績和在益昌一樣。)
④看待,對待,把……視為。例1、遠處職,疾強富如仇讎,視貧細如子弟,特為豪右所畏憚。(2006全國Ⅰ卷,何遠在任時,對豪強富戶嫉恨如仇,對貧民百姓視為子弟,因此豪強對他特別害怕。)
例2、子孫視之不甚惜,棄之如草芥。
【是】 ①對,正確。 ②這。 ③表示賓主前置。
【弒】臣殺君。湯、武非受命,乃弒也。(2006山東卷,湯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殺君。)
【壽】敬酒,或獻禮祝人長壽。沛公奉卮酒為壽。
【售】①實現,達到。例1、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例2、“狐真爾師也,佳幅可售矣。”是歲,果入邑庫。(2007廣東卷,狐貍真是你的老師啊!這好文章可以入試了。”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
②買。例1、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值,亦無售者。例2、常以木枕布衾質錢,人重其賢,爭售之。(2005江蘇卷,(陽城)經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換錢,人們敬重他的賢德,爭著買他的東西。)
【殊】 ①不同,差異。余威震于殊俗。 ②極,非常。老臣今殊不欲食。
【輸】①獻給。今歲大兇,汝有積谷六七萬石,能盡以輸官而賑民,則吾不籍汝。(2010上海卷,今年災荒嚴重,你有六七萬石糧食,能全部捐獻給官府賑濟災民,那么我就不沒收你們的財物。) ②繳納。③租稅。兄為里長,里多逃亡,輸納無所出。每歲終,官府催科,搒掠無完膚。(2009福建卷,他的兄長是里長,鄉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稅沒地方來。每到年終,官府催交租稅,把他拷打得體無完膚。)④
【署】 ①布置,安排。部署諸將。 ②代理,暫代。署南平教諭。③題名,題字。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同“額”)④任命。辟署僚屬,皆取廉介之士。(湖南衡陽市2010屆高三聯考,他征召任命幕僚和下屬,都選擇廉潔正直的讀書人。)
【數】①指出。有忤己,則面數之,無留怨。(2010浙江高考模擬試卷(十八),朋友中有抵觸自己的,就當面指出他的過錯,一點也不記仇。)②計算。上都留守闕,宰相擬廷臣以十數,皆不納,帝顧仁杰曰:“無以易卿者。”(2007四川卷,上都留守(職位)空缺,宰相擬定的朝臣要用十來計算,都不被(皇帝)采納,皇帝看著賀仁杰說:“沒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樹】栽種,種植。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②培養。
【庶】 ①眾。知動植庶品,率皆遞有變遷。 ②平民,百姓。庶人連用。③表示希望或愿意。④差不多。
【爽】①差錯。例1、牢之問部下甲兵芻糧,進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軍司馬。(2007廣東卷,劉牢之就問他軍隊和糧草方面的事情,高進之伸曲手指算了算,沒有一點差錯,劉牢之就征召他為行軍司馬。)例2、侍者如言而至,無爽者。(2011安徽卷,身邊的人按照他的話去做,沒有(出現)差錯的。)
②敗壞口味,使……口傷。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然圣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2009浙江卷,老子說:“繽紛的色彩使人目盲;動聽的音樂使人耳聾;豐美的食物使人口傷;騎馬打獵使人心發狂。”但是圣人并沒有因此而廢除這四樣東西,也是暫且用來寄托心意罷了。)
【朔】 ①陰歷每月初一。 ②北,北方。朔氣傳金柝。
【私】①偏愛。②私下,暗地里。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
③偏袒。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2008全國Ⅱ卷,陛下雖然想要偏袒我,面對秉筆直書的史臣怎么辦?”皇上不能改變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擱置了。)
同“阿”,偏私,袒護。有殺人者,石渚追之,則其父也,還車而返,立于廷曰:“……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不可。失法伏罪。”(有人殺了人,石渚追捕兇犯,原來是自己的父親,便掉轉車頭返回,站立在殿庭上說:“……對父親執行刑罰,我不忍;私庇罪犯,是不能容許的。拋卻國法當接受懲處。”)
【思】①憂傷。例1、憂思難忘。例2、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李煜《虞美人》)②憂慮。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詳知,以得譴讓;而吉見謂憂邊思職,馭吏力也。(2005全國Ⅲ卷,御史大夫倉促間不能知道詳情,因而受到責備;而丙吉被認為能為邊務與職守憂慮,是車夫的功勞。“猝遽”,倉促;“以”,因而;“讓”,責備;“見謂”,被認為;思,憂慮;“馭吏力也”,判斷句。)
【司】主管,掌管。
【斯】①這,此。斯是陋室。 ②那么,就。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率】①本意是捕鳥的網,引申為網羅、捕捉。悉率百禽。 ②遵循,依順。率性。③遵從,服從。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④大概,大致。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 ⑤一律,全,都。例1、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例2、如通明之屬,率倜儻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習聞也。(2009江蘇卷,像沈通明這樣的人,全都是不同尋常之人,這都是我常常所聽到的。倜儻,卓異,不同尋常;豪爽灑脫而不受世俗禮法拘束。) ⑥大多,全、都。余疑釣之不善,問之常釣家,率如是。(2006上海卷)
【伺】 ①觀察。伺者因此覺知。 ②等候。若有所伺。
【俟】等待,等候。例1、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例2、凡數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貲遣之歸。(2005山東卷,一共好幾天,救起了若干人,焦翁留他們在鋪子里住,給他們東西吃,等洪水平息了,又出旅費送他們回去。)
【肆】①商店,店鋪。例1、茶樓酒肆。
例2、游手之徒,托名皇親仆從,每于關津都會大張市肆,網羅商稅。(2007重慶卷,游蕩不務正業的人,假托皇親國戚手下之人的名義,常常在關卡渡口都市大設店鋪,并搜羅商稅。)
例3、凡數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飲食之,俟之息,資遣之歸。(2010福建卷,前后幾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鋪中供他們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資助安排他們回家。賦分要點:肆,是名詞店鋪;飲食,在句中是動詞供給飲食的意思;俟,翻譯成等待;資,是動詞資助;遣,為動詞,遣送,在這里可翻譯成安排回家。)
②放縱,恣意。其皆醇也,然后肆也。
③伸展,擴張。又欲肆其西封。
【夙】 ①早晨。夙夜憂嘆。②早時,早年。臣以險釁,夙遭閔兇。③向來,舊有的。夙愿。
【速】
【素】①白色的。素湍綠潭。 ②白色的綢絹。十三能織素。
③空,白白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
④平素,平常,向來,一向。例1、吳廣素愛人。例2、獨召富家二子,械付獄,鞫之。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2008湖南卷,只是召來了富家的兩個兒子,把他兩人戴上刑具關進監獄,審訊他們。州里的官吏百姓都說“這兩人一貫是好孩子呀”,感到非常奇怪。)
【宿】舊有的,老的。宿將、宿根。靈活翻譯:積壓很久、經驗豐富
【所】①地方。自薪輒詣縣自代,而匿其兄他所。(2009福建卷,自新就前往縣衙代替哥哥(受責罰),而把它哥哥藏在別的地方。) ②來,大約,左右等. 慶禮在人苦節,為國勞臣,一行邊陲,三十年所。(2011遼寧卷,宋慶禮做人堅守節操,是國家的功臣,一去邊境任職,就是三十來年。)
【遂】①成功,實現。功成名遂。②順利,順心。長卿久宦游不遂。(《史記·司馬相如傳》)③成,順利成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種樹郭橐駝傳》) ④于是,就。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 ⑤副詞,竟,終于。及反,市罷,遂不得履。(《韓非子·鄭人買履》) ⑥仍舊。若遂不改,方思仆言。(丘遲《與陳伯之書》)⑦竟然。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從。(2003全國卷,裴矩竟然能夠當廷辯駁,不肯當面順從。)
【訟】①投訴。貴鄉父老,冒涉艱險,詣闕請留德深,有詔許之。館陶父老,復詣郡相訟,以貴鄉文書為詐。(2009全國Ⅰ卷,貴鄉百姓冒著危險到城里請求德深留任,上級下令答應了。館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訴,稱貴鄉的任命文書是假的。)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