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黃沙嶺, 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
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
見:同“現”,出現。
插畫作者:張雅涵
詩人多在城市生活,但寫農村更多,距離產生美,何況農村是他們的故鄉。寫農村,詩人多描寫白天里的景象,但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描繪的卻是鄉村的夏日夜晚。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因為是夜行,所以風、月、蟬、鵲這些景物的出現就十分合理而又自然。但這些尋常的景物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變得很不尋常。夜晚的月亮很是明亮,照得大地一片空明。這不僅為趕路的詩人提供了便利,更是引發了他無限的詩意。月亮出來,驚動了枝頭的喜鵲。聒噪了一整天的知了,此時還在斷斷續續地鳴叫。聲音伴隨著夜里的清風傳向遠方。“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詩人更關心的還是老百姓的生活。四處都彌漫著稻花的香味,這預示著今年將是一個豐收的年份。稻田中蛙聲一片,也好像在和詩人一同慶祝即將到來的豐年。此時的天空掛著稀疏的幾顆星星,山間也飄著零星的小雨。詩人沉醉其中,剛走過溪上的小橋,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詩人眼前。一切都在夜色的保護下安然入眠。
這首詞有視覺看到的景象,也有聽覺和嗅覺感受到的景象,匯聚起來構成了鄉村夜晚的寧靜和美好,也表達了詩人自己的喜悅和對豐收的歡欣。
(鳴謝:上海江東書院)
來源:1號線上 微信號yihaoxianshang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