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不僅需要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注意溝通的場合和時機,不在有情緒時跟孩子溝通,尤其不能把教育孩子作為自己情緒的宣泄。
父母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和孩子有著親密無間的關系,但是近幾年來,很多家長咨詢我們的時候都說,和孩子的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了,孩子越來越難溝通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家長長久以來對孩子錯誤的溝通方式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遠。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
1、宣泄委屈:父母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腦兒向孩子宣泄:“我辛辛苦苦賺錢是為了什么?怎么生出你這種不長進的孩子?”孩子將同時背負自己與父母的壓力,一旦有一天承受不住而爆發,將更不可收拾。
2、欺凌和嘲諷:不斷向孩子發出命令,并用諷刺的短語批評他,這不僅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孩子不理解諷刺的含義,他會認真對待諷刺話語的字面意義。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
錯誤的教育方式以及與孩子錯誤的溝通方式會帶來哪些后果,家長你清楚嗎?
1、孩子做事被動。家長喜歡嘮叨,主要是教孩子該做什么事、怎么做,或者是不讓孩子做什么事,感覺非常面面俱到。但是這種什么都管的架勢,會讓孩子很被動,等著家長來指揮他們。
2、大聲吼叫,會使孩子天生敏感,性格內向。然而父母們總是在孩子做錯事之后,對其吼叫,甚至打罵,而不是耐心說教,這樣做會讓孩子們更加敏感、自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會對外界一切失去信心,更加自卑、自閉。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
家長應該怎么和孩子溝通才能增進親子關系呢?
1、傾聽孩子的想法。“傾聽”是溝通中最好的表達方式之一。在孩子年幼單純的心里,父母的傾聽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尊重的表現,這樣會讓孩子理解為這是父母的關心。聽取孩子們的想法也是很重要的,這樣可以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和成長,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是家長們強加給孩子的未來,如果這樣做了,不僅不會改善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還會讓孩子更加討厭父母。如果這種狀況一旦無法挽回,這就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
2、將行為與孩子分開:正面和負面評論在針對行為而非人時更加有效,不再說“你永遠不會遵守規則”,而替換成“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
3、聆聽的藝術:這是交流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對孩子的良好聆聽會向他傳達一個信息,他的思想值得傾聽,因此我們必須減少建議,需要做的只是傾聽。
影響親子溝通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家長太焦慮,同時錯誤的教育方法以及溝通方式,雙方缺少邊界,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要想改善親子關系,要建立好邊界,父母控制好情緒,避免過度焦慮,改善教育方式和學習溝通技巧,更好的和孩子平等溝通。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