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績不理想,產生了失望焦慮的情緒,千萬不可郁積于心、耿耿于懷、放不開、丟不下。告訴孩子,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成績都會有起伏,要對考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總能聽到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最近不好好學習,成績也不如以前優秀了,對學習沒有興趣,厭學。孩子厭學有哪些癥狀表現呢?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后,家長該怎么處理
1、孩子將自己學習上的失敗變為合理化,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總是會找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以此來解釋自己目前的失敗,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
2、偶爾不上學,在家就顯得開心,提到上學顯焦慮,能夠外出,關注同學或學校的事情,容易疲勞,缺課或遲到。
當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時,家長可以從哪些方面去了解孩子內在的原因?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后,家長該怎么處理
1、因為逆反心理而厭學。 初中、高中孩子正處在叛逆期,家長越讓孩子去學習,處處管著孩子的發展,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家長讓怎么找,孩子偏偏會反著來。
2、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以至于孩子壓力過大,擔心實現不了父母的期望,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厭學會帶來哪些危害和后果,家長你清楚嗎?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后,家長該怎么處理
1、重度的厭學是孩子從心理和生理上同時抗拒學習,孩子會利用任何的方式逃避學習:有的孩子會選擇撒謊,有的直接逃學,有的直接呆在家里怎么都出門,更有甚者,為了逃避學習,逃避學校選擇了離家出走不歸家,另外,任由厭學情緒繼續發展,還有可能轉化為自閉和抑郁癥。
2、影響人際關系:厭學兒童學習成績不好,難免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學校中很常見的現象就是,老師會把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貼標簽,把他們的座位安排到一起。從此,孩子更容易自暴自棄,索性和與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伙伴混在一起。由于報復心理,會出現叛逆、搞惡作劇、欺負弱小同學等行為,嚴重影響其正常人際交往。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后,家長該怎么處理
面對孩子厭學,家長應該從什么地方著手,幫助孩子度過可能存在的困難時期呢?
1、要有適當的學習目標。厭學的同學要給自己定一個適當的學習目標,剛開始目標不要過高,過高的目標容易使自己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當然,目標太低則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所以,同學們確立學習目標必須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2、幫助孩子對事物產生學習興趣 可以用情感激勵法、自我發現法、討論辨析法、實踐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要求學習本來就是一種需要,但學習枯燥無味,必然壓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后,家長該怎么處理
3、孩子不愛學習,試著和孩子溝通以后,看看孩子自己能不能夠解決,如果他愿意自己解決問題要多鼓勵,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交朋友,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這樣以后問題就逐漸解決了。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需要引導孩子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動力,改善注意力,改善居家環境,改善親子關系,改善師生關系等方面同時進行。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