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出自我國著名歷史典籍《后漢書》中的耿弇傳,它如今也成為了一個漢語成語。它的大致意思是:有遠大志向的人,只要堅持不懈地為自己的目標奮斗下去,自己的志向終究是能夠實現的。
(耿弇畫像)
那么,耿弇(yan)何許人也?為什么這句話與耿弇有關?
宣化在夏商屬古幽州,戰國、秦漢時,天下分36郡,宣化屬上谷郡。耿弇祖籍是扶風茂陵(今陜西省興平市),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耿弇的父親耿況被王莽封為上谷太守,耿弇跟隨其父在上谷待了多年,他從小喜好兵事,經常練兵習武。王莽復古改制,激起民變,天下大亂,各路豪強爭奪天下,耿弇鼓動他父親一起投奔劉秀,授偏將軍,參與平定河北地區。劉秀稱帝后,授建威大將軍,敗延岑、平齊魯、定隴右,平定四十六郡,攻取城池三百余座,屢立戰功,為東漢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可謂東漢的開國元勛、軍事家,列“云臺二十八將”第四位。
(劉秀畫像)
有一次,劉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強張步。戰斗非常激烈,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飛箭射中,他抽出佩劍,把箭砍斷,又繼續戰斗,終于打敗敵人。漢光武帝劉秀表揚了耿弇,感慨地對他說:“將軍以前在南陽時,提出攻打張步,平定山東一帶,當初我還覺得計劃太大,擔心難于實現。現在我才知道,有志氣的人,事情終歸是能成功的。”
于是,這句話被人提煉為“有志者事竟成”,并成為一個多字成語。
宣化人應該知道,古時候,宣化曾有耿弇這樣一位歷史人物。“有志者事竟成”雖然出自劉秀之口,但確確實實與耿弇有關。這句話應該成為宣化的一種歷史文化,不僅勵志學子,而且鼓勵人們為建設美麗宣化不懈奮斗!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