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睿智燈塔的小編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在后臺留言,說自己的孩子上小學時特別聽話,學習成績也很好,但是進入初中后,一開始學習還能應付,但后來沉迷了網絡游戲,導致成績越來越差,怎么教育都不聽,很多家長因此很苦惱。那么,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如何解決孩子玩游戲的問題呢?
相信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過沉迷游戲的經歷。
事實上,我們要想解決孩子玩游戲的問題,首先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癥結所在。
經過發現,很多孩子都是在經歷過挫折或打擊后,才開始沉迷游戲的,而打游戲升級過關的成就感,正好能夠彌補孩子成績或其他因素帶來的挫敗感。
通過總結游戲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出游戲是如何滿足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
1、游戲中可以犯錯,如果失敗了,可以重來。生活當中家長對孩子過于嚴厲,不允許孩子犯錯,但玩游戲孩子可以盡情犯錯,也不會受到批評。
2、滿足青春期孩子的社交需求。在游戲中可以找到共同話題,又能避免對異性產生的社交焦慮。
3、戰爭游戲 可以釋放孩子的攻擊性。平常家長管教孩子太多,不允許做這個,不允許干那個,導致孩子心中可能有很多怨恨,在游戲中可以通過打人或殺人的方式釋放出來。
4、在游戲中可以得到很多正向反饋,比如隊友的鼓勵和贊揚,打得好分數就高等。在我們家庭中, 家長總是對孩子批評和指責,卻從來沒有夸獎過孩子。
5、可以隨意操控電腦,獲得控制感。
6、打得好,可以獲得伙伴的擁戴,讓人有成就感。
從表面上看,孩子沉迷游戲讓家長覺得很墮落,感到焦慮,但細究原因,我們卻忽略了孩子沉迷游戲背后的心理需求。
有多少沉迷游戲的孩子,是從迷茫無助開始,經歷過失敗、責罵,懷疑自己,最后自暴自棄通過游戲尋找自己丟失的東西。
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是沉迷游戲的問題爆發點?
就像人的身體發育一樣,人的心理發展也是有規律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到18歲有5個心理發展階段,這5個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發展任務,每個階段良好的心理發展都會為下一個階段打好基礎。
青春期是孩子心理發展的第五個階段,也是孩子性格變化最大,問題表現最多的時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在成長階段中會有獨特的問題,沉迷游戲就是最常見的一個現象。
而這類問題的發生,往往是家庭教育與相處問題的集中爆發。
在心理學上,青春期也稱為自我同一性時期,是指個體嘗試將其他相關的各個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的,協調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
作為成長的必經階段,他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怎樣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孩子沉迷游戲是如何產生的呢?在當今社會中,游戲成了孩子最容易上手的消遣方式。
孩子想要獨立,但父母卻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孩子只能在游戲中尋找自我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經歷失敗挫折,在游戲中尋求成就感,獲得自我認同。
這一過程中,孩子需要對世界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一探索過程需要脫離家長的依賴,但也必須借助家長的配合和引導。
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社交、學習等各種困難,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有合理引導、幫助、關懷的“隊友”,而不需要一個處處做對,打在一起的“對手”。
那么,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如何解決孩子玩游戲的問題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如何解決孩子玩游戲的問題:家長要改變現在的觀念
平常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現在孩子正處在嚴重危機之中,家長要從孩子角度思考孩子的困難,想想孩子在學校和學習中的困難處境,可以和孩子談談他的難處,也可以和學校老師積極溝通,先解決孩子目前的困境。
2、如何解決孩子玩游戲的問題:家長要正確認識游戲
我們對于游戲的態度要開放一些,可以和孩子談談他喜歡的游戲。只有當你真正的對孩子喜歡的事情感興趣時,孩子才會覺得你是在接受他、認可他,這個時候才會慢慢的對你打開心扉,讓你走進他的內心,慢慢的做出改變。
3、如何解決孩子玩游戲的問題:家長要重新審視自己
我們愛孩子是有條件的還是無條件的?我愛他們是因為他們能給我們帶來好成績為我們爭光還是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是否相信孩子也是想積極向上,想學好的呢?父母多問一下自己答案是什么,相信我們會做出改變。
青春期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當父母做出改變,無條件地愛孩子和支持孩子時,孩子也會改變,也會給我們帶來驚喜的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