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70、80后來說,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幸福了,不需要挨餓受凍,住在樓房里,在教學樓里面上課,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以前的時候,那個時候國家發展的還不是很迅速,人們辛苦勞動也才勉強的解決溫飽問題,想要送孩子上學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有的孩子一年的學費才十幾塊錢,但是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這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所以,家里面有男孩的家庭才會送兒子去上學,女孩是不需要的。
而現在的孩子則是幸福的,不僅生活水平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水準,就連上學也有9年義務教育,在初中之前,孩子的學習都是免費的。
這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無法做到的,國家財務部每年下發巨額的教育經費,就是為了保證每一個孩子都有學能上。
可是,有很多孩子對于這種來之不易的幸福很是抗拒,不想上學,抗拒讀書,對于他們來說,上學就像是完成一種父母下達的任務
大概是因為有很父母對學習很向往,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學,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孩子卻不愿意上學,這也讓家長傷透了腦筋。
很多父母在第一次聽到孩子不想上學的時候,內心都是非常害怕的,害怕孩子和壞孩子學壞,害怕孩子這一輩子就此毀了。
可是,家長苦口婆心的勸導孩子,可說破了大天孩子也不愿意上學,甚至對此更加抗拒。
記得龍應臺曾對他的兒子說過這樣一句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孩子不愿意吃學習的苦,那將來肯定很難有出息,畢竟都是普通人,自身又沒有太過人的天賦,最后只能打工賣賣苦力。
但孩子卻并不會這么認為,他們會覺得,不上學就可以脫離“苦海”,可以讓自己徹底的放松,再也沒有寫都寫不完的作業,覺得自己從此就自由了。
所以,家長無論是軟硬兼施還是給孩子舉例子,他們的態度一直都非常的明顯,那就是不妥協,無論說什么都不會回去上學。
可是家長并沒有想過,你經歷過的事情孩子并沒有經歷過,你知道不讀書將來很難找到好工作可孩子并不這么覺得。
所以,家長需要讓孩子自己去感受,讓他們自己去體驗一下生活的辛苦和不留情面,這樣才能讓他們從心里面接納學習。
李玫瑾教授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公安大學教授,主修兒童犯罪心理學,對教育孩子也有獨特的見解,而她就曾表示: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也不用強迫,多帶他們出去轉轉就好了。
·機場
雖然現在交通非常的便利,但一般家庭對于坐飛機還是保持著一個“貴”的態度,很多人連飛機都沒有坐過。
所以,機場里面匯集最多的依舊是一些有錢有勢的人,而這些人也是分等級的,頭等艙和經濟艙不同。
頭等艙接受的服務好,也可以提前進入,可經濟艙就不一樣了,需要頭等艙結束之后才能輪到你,就像有知識的人和沒有知識的人一樣。
·火車站
火車站應該是人流量最大的一個公共場所了,來來往往的都是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的人,每個人臉上都是疲倦和狼狽,家長就可以趁此機會教育孩子。
這些農民工都是因為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做最辛苦的勞動,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并沒有什么知識文化。
不過,這并不是讓孩子看不起農民工,他們的付出也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只不過,體力掙錢和腦力掙錢是不一樣的,這一點要區分。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有什么看法呢?如果你的孩子不想上學,你會怎么做呢?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