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偶遇橙橙的媽媽,我只見她帶著小兒子沒見到大女兒橙橙,便詢問橙橙干嘛呢,沒想到我這一問,卻問出了橙橙媽的煩心事,原來她剛和女兒大吵一架,因為橙橙語文作業寫了一點便扔下,就急忙去看她喜歡的動畫片。她向我傾訴說“橙橙語文成績太差,每次考試就只能考50多分,真讓人頭大,不知道該怎么辦”
橙橙今年上小學二年級,聽她媽媽說,她考試時拼音部分總是錯,可以說最簡單的聲母和韻母都分不清楚。
對于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聲母和韻母都分不清楚,可想而知,相較于同齡孩子來說,是相當落后的,那么為什么孩子上了二年級,還分不清聲韻母呢?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尋找原因。
小學生語文成績差的原因?
教師方面
我想每一位老師在學完聲韻母之后,都會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抄寫很多遍,以便于孩子能夠記住。但是很多老師在布置完作業后,卻忽略了一項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這里所說的作業完成情況不是僅指書面上的完成,而是孩子是否實實在在的掌握了知識。
家長方面
每一位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能好,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控能力有限。當你看到孩子在家里寫學業不專心,當你看到孩子寫學業“投機取巧”時,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如果你視而不見,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也會視而不見,如果你堅決不許,孩子會明白有些事不能觸碰。
況且有些家長可能根本沒時間兼顧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壓根不知道孩子的學習掌握情況,只有當孩子的成績單擺在面前時,才會恍然大悟,“哦,原來自家孩子的成績那么差”。通常狀況下會責問孩子一番詢問孩子成績為什么會這么差,然后叮囑孩子好好學習,隨后就不了了之了。如此往復循環,結果是孩子對家長的叮囑言行變得麻木,學習成績依舊如此。其實家長能做的不僅只有叮囑和埋怨,更多的應該是參與孩子的學習,無論任何方式的參與。比如一句關心、比如靜待陪伴、比如和孩子一起互動。
孩子方面
孩子是喜歡動的,不喜歡靜,自然讓孩子一動不動的寫學業是困難的。很多孩子在寫學業的時候都會想著五花八門的事情,比如喜歡的動畫片快開始了,比如約好出去玩的時間快到了,比如想玩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了,需要1個小時完成的作業,為了趕時間三下五除二的草草了事的完成,其實什么都沒有記得。還有的孩子寫作業時一會吃口零食,一會喝口水,學業寫的很慢,看著作業寫完了,但是也同樣什么都沒有記得,因為注意力全部在零食味道怎么樣,水好不好喝上。
聲母、韻母這些最簡單的語文基礎知識,老師教完了、學生也學完了、家長也監督了,但最終學生卻沒有掌握,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還是歸結于學生本人。
教育心理學認為: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因素,學校教育占主導作用,而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找到了孩子語文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接下來我們要找到切實可行的改變方法。
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的因素包括孩子學習的動機,這就需要占主導作用的學校教育來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
解決孩子語文基礎知識差的方法
就拿最簡單的拼音教學來說,可以設計如下的教學方案。
學生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對于小朋友來說更是熱愛聽故事,所以在拼音教學過程中多用故事的形式來幫助孩子是不錯的選擇。
打開語文課本,我們會發現語文書上有各種各樣的插圖,而這些插圖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記憶拼音字母。比如b,p,m,f這幅插圖,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故事,總結為:小p和爸爸一起爬山坡,爸爸拿著拐杖f,f,f,一路上聽著廣播b,b,b,走到半山腰看到了一個大拱門m,m,m里面有兩個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小p和爸爸高高興興的爬山破。
我們可以設置拼音王國的場景。主要內容是:讓孩子一起到達拼音王國,去游覽一番,孩子在拼音王國里已經認識了a,o,e等等一些朋友,新朋友以特殊的形式來歡迎孩子們,它們變成了各種各樣的事物,需要孩子們把它們一一找出來。這樣讓孩子參與童話里,就像孩子自己玩“過家家”的游戲一樣,有場景、有人物、有故事,比起干巴巴的教學,這樣孩子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呢?
把孩子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編成孩子最喜歡的故事,或者是設置成孩子充滿興趣的場景,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孩子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過程不僅只是適用于師生之間,也適用于親子之間的互動。
孩子在學校經過和老師的互動,回到家再和父母一起互動,不僅只是游戲,還是一個有趣的活動,不僅是鞏固了學習內容,還能大大的增加親子之間的關系。我想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家長教育孩子學習輕松很多。
有人說孩子的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也有人說孩子的學習是學校的事,更有人說孩子的學習是家長的事,其實我想說,孩子的學習和學校,家庭以及自身都有莫不可分的關系。
占主導作用的學校需要給與更適合孩子學習的方法,占輔導作用的家庭需要給與孩子積極的配合和互動,當然外界力量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提高主觀能動性。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