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發言好處多
上了一年級,課堂上老師會經常會請同學們舉手來回答問題,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敏捷性、注意力專注性,同時對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也很有好處,還是孩子融入課堂的一種好方式,因此一定要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多發言。
孩子回答問題有時候很緊張
一年級的小豆丁們,往往對課堂的知識充滿著好奇心,他們也很想表現自己,但是當老師問到問題,他們內心還是有一些緊張的,有些孩子性格相對內向一些,就會更緊張一些,他們就需要更長的一個過程才能夠鼓起勇氣來回答問題。
其實,當孩子舉手的時候,常常已經是很緊張了,有的孩子的手在抖腿也在抖,當老師叫他起來回答問題時,卻什么也說不出來了,明明剛才還會的知識,現在卻說不出來了,這讓孩子感覺到非常的挫敗。
上了一年級的小豆丁們已經有了比較強的自尊心,他們會猜想同學們一定會在笑話自己了,而且由于一年級孩子的自控力還沒有完全的建立起來,孩子們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比較直接,確確實實有時候某個同學回答的問題回答錯了,全班可能都會哄堂而笑。這雖然是孩子們一種正常的表現,但于是對于回答問題回答不上來的同學來講,卻覺得非常的難過尷尬。
家長的恰當支持,讓孩子敢于在課堂表現自己
這種情況下,父母的支持就特別重要了。
有時候孩子回到家跟媽媽說起相關的事情會哭,這個時候,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夠支持到孩子呢?
- 允許孩子表達情緒
這個時候父母不要給孩子壓力,而是要給孩子表達情緒的機會,畢竟小豆丁回到媽媽的懷抱當中才是最有安全感的,當他們哭夠了,心情往往也就好了。
- 積極鼓勵
當然光讓孩子哭了還是不夠的,接下來媽媽要對孩子進行鼓勵。
鼓勵一定要真誠,千萬不要簡單的說——你讀的很棒,你讀的很好。
因為孩子當時舉手的時候沒有回答出問題來,他自己是清楚的,如果媽媽這個時候說你回答的很棒,你的表現很好,并不能真正的說服孩子。
這個時候比較好的辦法是媽媽可以講一講自己小時候尷尬的事情,比如說自己回答問題時候的緊張,有一次沒有回答出來問題時候的難過,然后又是誰怎么鼓勵了自己,自己怎么有了信心第二次舉手。
當媽媽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個水平線上的時候,孩子就很能從媽媽那里得到理解了。
- 讓孩子明白克服困難的重要性
共情理解了孩子之后,媽媽還要講一些自己克服了困難的例子,比如,講一些名人偉人的例子。
不過,無論講誰的例子都不要高高在上,讓孩子認為他們一開始就做得很好,這讓孩子覺得很有壓力。而是要突出名人偉人不服輸的過程,突出他們努力抵達成功的過程。
當然了,媽媽也要幫助孩子去建立起優勢,比如說將某一課的課文復習的非常的熟悉,當老師提問的時候,孩子舉個手順利的回答了老師的問題,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大增,以后他們就更愿意去學校了。
當孩子取得了進步之后,媽媽一定要及時地將你看到的孩子的進步反饋給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從自己的努力中汲取更加進步的力量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