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沉迷于游戲,包括不愿意去上學,已經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而我經常會遇到的孩子不是不愿意去上學,而是根本就不去上學。
最近就有好幾個家長在微信上問我,“孩子不愿意上學,沉迷于游戲該怎么辦”。我非常理解家長這種著急的心情,可是當事情發展到這樣的時候真的很難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問題。
“你不給我手機玩我就自殺”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去上學沉迷游戲,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于家長錯誤的教育。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培養他有責任心,有好的習慣,有自律性,有很健康的愛好,當然更重要的是和諧的親子關系,那么沉迷游戲和不上學基本上都不存在。
可能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游戲,如果親子關系好,孩子有積極健康的愛好,比如說去打球,或者跟一些同學有一些課外的愛好,那么即使他喜歡玩游戲,他也會有節制。一旦你培養孩子有這種責任心,那么上學是他自己的事,他也不會去不負這個責任。
可是我經常遇到的家長,跟我所說的是這樣的,“孩子跟我說我就不念了,你愛咋地咋地,你能把我怎么樣”。昨天一個家長還和我反映, 14歲的女孩說“我就玩手機,你不給我手機玩我就自殺”。然后媽媽想試著跟孩子去約定,“既然你要玩,那我們可不可以約定時間?”孩子說,“我不約定,既然你給我買手機了,我想咋玩就咋玩”。
一旦把孩子教育成這樣的時候,真的對家長來說太具有挑戰了,沒有哪個家長敢冒著孩子去自殺的危險,不管是真的假的,然后不給孩子玩手機。所以我們盡量不要讓事情發展到這種程度。
改變親子關系,還要從家長入手
真的發展到這種程度,你首先可能要做的就是接納。你先不要試圖去改變他,我們試著要有一些步驟。
因為我們一直在強調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而且家長在孩子心目中要有威信、權威感,孩子既尊重你又信任你才行,這才是我們要做的工作重點。甚至有的家長希望找個心理老師,幫孩子去做輔導兒,而在心理輔導這方面如果本人沒有意愿,你很難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根本上還是要從家長入手。
那么真正改變親子關系有幾個部分:
首先,家長自己各個方面做的很好。有的家長沒事就去玩手機,卻要求孩子不允許玩手機;有的家長在工作中就不認真、不用心,卻要求孩子很用心的學習;有的家長就經常的情緒化,卻要求孩子有一個很平和的心態。這些不可能,所以我們先做好自我管理,當你各方面都很平衡,狀態也很好的時候,接下來才是你跟孩子互動。
其次,我們真的要注意幾點,就是真正的尊重,信任、理解、接納、愛。說起來只是幾個詞,但是家長真的用心做起來的時候,你發現里邊有很多的藝術性。記得一定不要討好,有的家長已經跟孩子在互動的時候小心翼翼,說每句話都不知道怎么樣說,那不是一種恰當的狀態。
你要比較放放松,你把你的孩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你最尊重的一個人家的孩子在你家寄宿,你就知道怎么樣尊重,你也知道怎么樣保持這種距離,你也知道怎么樣相處。
而且這樣的相處方式會讓你們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好,當你們關系好了,你要和孩子更平等的去交流,然后試著陪伴孩子有一些健康的愛好,比如一起去打羽毛球或者一起做一些有互動的事情。
把生活還給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律
然后接下來你就要開始去培養孩子責任心,從孩子能接受的屬于他的事情開始,比如早上起床,被子自己去整理。別看是一些小事,當你把小事還給他的時候,他開始有責任感。你也可以和孩子去探討一下他的未來,他想擁有什么樣的人生。就慢慢的,不要急功近利,即使孩子不愛上學也沒有關系,你要確保孩子有一個健康、幸福的人生,成為一個有價值人,這才是關鍵。
所以你只要有了良好的親子關系,然后作為家長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讓你有能力去引導孩子。當你們關系好了,當你跟孩子能夠去互動了,孩子也會考慮,“我跟爸爸媽媽關系好,我不想讓他們傷心難過,所以我要做好他們期待的事情,而且他們期待的事情本來也是我應該做的”,那就這一點也夠用了。
當和孩子有情感交流時,就可以培養孩子一些健康的愛好,培養責任心,培養自律。孩子沉迷游戲,不愿意上學,就可以一點點解決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1716.html